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年來,錦屏縣華寨村的《村民自治合約》和《勸和歌》吸引眾多省內外新聞媒體和專家學者前來采風取經,據華寨村村支書龍運新介紹,近兩年來,到錦屏華寨村采風的新聞媒體和專家學者上千人。
自2007年以來,該村積極探索建立健全和完善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堅持和完善村民代表會議、“一事一議”、民主理財等制度,提高廣大村民的參與意識;使《合約》更民主化、人性化,引導全體村民參與“十好村”創建活動,共同建設、管理好自己的家園,做到公開內容全面化,公開形式多樣化,公開程序民主化。通過“合約”管理,形成了民主決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工作格局,黨的基層組織政權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黨的基層組織戰斗堡壘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村寨和諧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華寨村連續五年沒有發生一起民事糾紛事故案件,村寨和諧、村民團結、家庭和睦,村容寨貌整潔干凈。連續四年來被州、縣、鄉評為平安和諧村寨,2011年6月被貴州省授予“十佳和諧村寨”。2012年1月份被評貴州省為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諧示范村,如今到華寨村來學習取經、參觀考察的社會團體逐年增多,《合約》管理模式在省內外多家媒體報道宣傳,成為指引新農村建設管理的獨特亮點。近幾年來,華寨村所有民間矛盾糾紛不出村,組上糾紛不出村,家里矛盾不出組,都在本村、本組、本家就地化解,出組、出家的勸和飯誰都不想吃,因為勸和飯代價太大,花錢又費事。特別是《勸和歌》,更是成為和諧農村建設的典范,使該村的計生、基層群眾自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為省州遠近聞名的和諧平安村寨。(石福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