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接連一周,陷入“塑化劑丑聞”的酒鬼酒成為民眾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深圳不少商場已主動下架停售。
而酒鬼酒公司方面堅稱酒無害并二度致歉,但卻被消費者認為“道歉不認錯”,許多網友高喊出“召回問題酒”,但卻未見酒鬼酒對此有所行動。昨日,一位晶報讀者爆料稱,作為行業潛規則,添加塑化劑DBP能使低檔酒搖身變成高檔酒,讓3年的白酒“釀”得如30年那樣“好看好味”。
行家知道添加了劇毒有害的添加劑BDP,可以使釀了3年的白酒像30年的酒具有相似的口感,‘好看好味’, 這樣就可以使生產不久的低檔酒,短時間內變身高檔酒,從而賣高價賺黑心錢,而不管老百姓的健康!一些所謂的食品分析師、專家、內行人,都是在裝不知道罷了。
爆料人秦先生
專業讀者爆料潛規則
昨日,晶報讀者秦先生聯系晶報記者,他介紹自己學習食品工程專業出身,在這行干過,知道白酒行業內的潛規則。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對塑化劑事件看法,秦先生認為,塑化劑一定是在生產過程中添加或在臨時貯藏過程中產生的,所謂“包裝和運輸過程中遷移”的說法說不過去,因為運輸過程遷移的量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計。酒鬼酒在道歉中稱要查查“包裝、運輸”,但秦先生認為真正要查的是生產,以及臨時儲存過程。
秦先生解釋,白酒里通常添加的塑化劑是一種常用的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具強烈毒性,吸入、皮膚接觸及吞食有毒,嚴重影響生殖系統或致不孕不育等病變。
秦先生建議說,只要檢測二三十年前各種白酒,看BDP所含比例,便可知道如今的“陳釀”是否是人為添加而成的。
勾兌酒“味正”肯定有問題
“我不知道BDP是否會讓3年份的酒與30年份的酒口感相差無幾,但從業人士都知道,勾兌出來的‘年份酒’和真正的‘年份酒’聞起來、喝起來都完全不一樣。”另一位曾經長期從事白酒生產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一般勾兌白酒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用酒精酒勾兌進糧食酒,后者成本比前者高很多,另一種是用真正的年份酒勾兌普通酒。但無論哪種勾兌方法做出來的“年份酒”和真正糧食釀造的年份酒味道、口感都差別很大,但很遺憾的是現在純粹糧食釀造真正的年份酒很少。
所以,她表示,“如果是勾兌出來的酒,連專業人士喝起來都感覺和純釀陳年老酒相差無幾,那就真的有問題了。”
網友普遍認為該“召回”
據記者了解,近日,關于酒鬼酒、塑化劑的話題持續成為網絡和大家口中關注的焦點,“不靠譜”“不值得信任”“沖擊太大”“只關心如何退貨”成為不少網友常用之詞,“應召回問題酒”更是成為大家的共識。
網友“carol的life”提出建議稱,酒鬼酒首先應當進行召回,控制社會影響,維持企業聲譽,給消費者安全的食品,然后是徹查本次事件是否存在內幕交易以及其他不當得利;同時國內所有白酒生產廠商均應當公告塑化劑指標,洋酒、葡萄酒、黃酒、啤酒均應啟動類似機制,最后,塑料包裝食品均應檢測塑化劑指標。
同樣,網友“道士”也稱,這次事件就是鬼酒廠本身出的問題,不要埋怨別人,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事情,要尊重消費者,快點出臺方案解決這事,同時,這位網友也同樣希望酒鬼酒開發布會,承認錯誤,召回產品。
大力整改是好出路
記者發現,酒鬼酒之塑化劑事件不僅成為大家思考探討的問題,還讓不少人乘機編出一些有多重含義的段子,網友“不沉默的K線”調侃稱,真是酒如其名,確實有鬼。
網友“摩凌-高星”評論道,塑化劑超標是事實,對人是否產生了實質性危害又是另一回事。拿國內國際無限量標準,沒發現喝出問題的人來淡化塑化劑超標是非常低劣的公關,是對消費者輕視的態度。
名為“易水寒00001”的網友分析道,酒鬼酒召不召回問題酒都很麻煩,召回的話,大量社會庫存,加之基酒,陳酒,到底含不含塑化劑?銷毀了,對廠家來說直接損失很高,未來再也無法編造十年三十年陳釀的神話;不召回的話,如何重塑品牌形象?這可不同于毒奶粉、毒膠囊等,有保質期,影響批次有限,所以這名網友認為,企業忍一時之痛銷毀相關批次產品,并大力整改應是好出路。
網友“你老人家吉祥”表示,風雨過后食品安全性只會越來越好,塑化劑也是近一兩年才被意識到,生活中的塑料瓶塑料塞幾十年也沒人在意,現在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提高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