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武平的李先生,昨天撥打導報龍巖新聞熱線0597-2321280反映:他去注射消炎藥,炎癥還沒消下去,火氣倒是上來了。
原來,他在龍巖武平一私立醫院看病,護士用錯了藥,還給他注射了兩天。他懷疑醫院用藥存在貓膩,醫院卻說,都怪護士,是護士把藥方看錯了。
藥方寫每天6支 護士用錯藥且每天3支
李先生說,他患有炎癥,日前,他到武平一家私立醫院看病。
醫生看過后,就開藥方要他掛水消炎。藥方上寫著:消炎藥為注射用頭孢尼西納,每支0.5g,單價為34元,需要注射6天,每天6支。
不過,護士給他注射藥水,根本不按藥方來。李先生說:“藥方上明明寫著每天注射6支,可是護士每天就給我注射3支。”
李先生說,發現劑量不對后,他曾向護士提出看看所注射的是什么藥,但是被護士拒絕了。
就這樣,李先生注射了兩天的藥。到了第三天,李先生自己把藥品拿過來比對發現,原來護士給自己注射的不是頭孢尼西納,是另外一種消炎藥——— 頭孢哌酮,每支是1g。
發現護士用錯了藥,李先生便留了個心眼,將頭孢尼西納、頭孢哌酮兩種藥瓶收好,然后向當地藥監部門、工商局投訴。
護士看錯了藥方 院方說“藥效是一樣的”
李先生說,現在私立醫院用藥亂象叢生,他懷疑這家醫院用藥存在貓膩。
接到李先生的投訴,武平工商局工作人員仔細查看了藥瓶。經調查,李先生所述屬實。
對此,這家私立醫院的負責人陳先生卻說,醫院不存在用藥貓膩,用錯藥,是當天剛好護士換班,給看錯了藥方。他還說,護士用錯的藥,也是消炎藥,跟藥方上的藥品藥效是相同的,不會對李先生的身體造成影響。
陳先生說,事發后,醫院也非常重視,已對當班護士做出處罰,停發一個月的加班費。
工商人員認為,兩種藥品牌不同,劑量不同,外包裝有明顯差別,價格肯定也是不同的,院方出如此明顯差錯,應該承擔責任。
經過調解,這家醫院退還李先生1700元的醫療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