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深港跨境學童帶動邊境經濟,形成一條產業鏈
經濟觀察報訊 家長為了送孩子赴港上學,需要從學校、校車到居住地等各方面配合,于是吸引了數量龐大人員從事深港跨境的中介工作。
龐大的需求
楊太太在決定讓女兒到香港讀書后,便搬到關口附近居住。
據了解,跨境學童的家庭多數都像楊太太這樣,都把家安在靠近口岸的地方以便孩子上學。各個關口又有不同特點。深圳灣口岸的房價較高,居住環境好,部分家庭收入情況很好的家庭會選擇住在這附近。
羅湖區和福田區的房價較深圳灣低,且有火車連接香港境內,是較多家長的首選居住地。其中,福田口岸相對羅湖口岸更有優勢,它到香港各區的距離都很近,受到跨境學童家長青睞。
上水、粉嶺等香港北區的學校由于最靠近深圳關口、交通便利,成為最多跨境學童就讀的區域。
皇御苑是位于口岸附近的大型樓盤。門口因有廣闊空地,成為各種跨境校車召集學童的集合點。每天早上6點多開始到7點半前,住在皇御苑或附近樓盤的跨境學童就由家長帶到大門等候,各家跨境校車公司把車開到這里將學童送到關口。
深圳約有7家跨境學童校車公司,較出名的有“禮姨”、“蓮姨”、“葉太”。三家公司接送的跨境學童多達5000人。上世紀90年代,就有一家公司用小巴接送跨境學童。
除了刷成黃色的校巴接送跨境學童,皇御苑門口還有做私家車出租生意的女人在招攬生意。她們主要面向年紀稍大的跨境學生,提供小轎車專車送往關口,10塊錢一趟。一名招生意的女人透露,有些孩子不愿意乘坐普通出租車,家長就讓他們乘坐小轎車。如果到了香港還要專車送往學校,就需要提前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