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我第一次交售578斤煙葉,就掙到5000元的收入,這都是烤煙生產新技能給我們帶來的好收成。”近日,岑鞏縣天星鄉毛坪村火焰坡村民組煙農姚茂華激動地說,今年在烤煙種植、烘烤等環節實施新技術后,煙葉質量、顏色、價格較上年明顯提高,為我們煙農打造出了“金色時光”。
今年該縣在1177個種煙主體中實施烤煙種植3.295萬畝,占州計劃3.11萬畝的105.9%。為促進煙農增產增收,該縣加大烤煙新技術推廣力度,在育苗環節,一改過去分散育苗的不足,實施了集中育苗,完成25.98萬盤商品苗,保證了煙苗質量;在種植環節,首次推廣了烤煙井窯式小苗移栽和膜下式小苗移栽新技術,種植面積新技術覆蓋率達80%以上;在燒烤環節,投入資金3300萬元對加強951座標準化烤房建設,實施了密集型烘烤,提升了溫控調節水平。通過育苗、種植、烘烤等三個環節的技術創新,使煙農交售的煙葉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今年烤煙長勢良好,我種植的40畝烤煙搞倒事了,創收15萬元應該不成問題。”推廣烤煙生產新技術后,該縣客樓鄉土黃村上土黃組的肖祥輔真是眉開眼笑,交售的煙葉從顏色、質量上比往年都好,下部煙葉收購均價8.6元/斤,比去年增加1.1-1.2元,中部煙收購價較以往都有提升,可達10多元/斤,種植烤煙非常劃算,比種植其它農作物創收調出幾倍,烤煙生產新技術真是為煙農們的打造出了“金色時光”。
目前,該縣客樓、天馬、天星等5個煙葉收購點真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時而傳來煙農們的歡笑聲。據縣煙辦主任劉洪江介紹,全縣種植的3.295萬畝烤煙,推廣新技術后,可收煙葉8萬余擔,煙農創收可望突破1億元大關,確保了煙農增產,財政增收。(張能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