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新聞晚報訊 自從張悟本事件曝光后,以往頗受追捧的“養生專家”集體在電視上消失了。不過,這并不代表著觀眾們對熒屏“專家”失去了興趣——隨著《非誠勿擾》、《幸福魔方》、《非常了得》等情感益智節目的熱播,樂嘉、張怡筠、姜振宇等跨界專家也逐漸走紅,盡管他們所學的專業此前跟電視毫無瓜葛,也沒有明星般出色的外貌,卻以別具一格的專業特長和精準到位的點評,成為觀眾眼中的新寵兒。
然而在這些跨界專家備受觀眾追捧的同時,公眾對他們的質疑聲也并未消失,最近方舟子炮轟樂嘉學說剽竊、學歷造假一事,便再次給人們敲響“警鐘”。
嘉賓跨界,受追捧成明星
去年江蘇衛視《非誠勿擾》剛開播時,點評嘉賓樂嘉的“性格色彩學”專家身份曾讓觀眾一頭霧水,不過節目播出至今,觀眾眼中的樂嘉也早已從專家身份成功轉型為電視明星。無獨有偶,東方衛視的《幸福魔方》節目,也讓溫柔睿智的心理咨詢師張怡筠擁有了大批的粉絲。此外,浙江衛視《婚姻保衛戰》中的“麻辣情醫”吳迪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而最新躍入觀眾眼簾成為電視紅人的專家,則是江蘇衛視另一檔節目《非常了得》中的微反應專家姜振宇,其超強的“察言觀色”功力讓觀眾佩服不已,風頭甚至趕超孟非、郭德綱兩位光頭主持。
縱觀幾位當紅電視專家,其共通之處便在于“跨界”,且之前的工作大多與“培訓師”有關,跟上電視做節目很難聯系起來。比如樂嘉給自己貼的標簽是 “中國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創辦人,FPA(Four-colors Personality Anal-ysis)性格色彩學創始人,備受各階層廣泛推崇的卓越的演講者和培訓導師”;吳迪的身份則是 “心理咨詢師EAP培訓師+兩性關系專家”;張怡筠則是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士,情商研究者,資深企業培訓師”;姜振宇的身份更是特殊,“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律信息中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微反應研究小組組長,中國政法大學‘心理應激微反應’課程主講人”。
專家走紅,凸顯服務功能
專家跨界成為電視明星,其實在中國熒屏上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此前便有一批財經專家向主持明星轉型,如方宏進、袁岳、郎咸平等,還有一些情感專家也一度走紅,但之后很長時間,跨界專家出現斷層。如今,隨著《非誠勿擾》、《幸福魔方》等節目的熱播,“專家效應”再度在中國電視熒屏上流行起來。
對于跨界專家走紅的現象,某衛視資深人士劉先生表示:“就全球來說,專家也已成為了電視的重要部分,比如美國真人秀《學徒》里面給考生出題的那位地產大亨唐納德·特朗普,還有《超級保姆》里那位幫忙帶孩子的教育專家,都成了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觀眾追捧專家,也是電視服務性的體現,觀眾們對于電視的要求已經不僅局限在娛樂上,而是希望通過節目獲得幫助,學到知識,于是電視節目需要越來越多的各行業專家級人物,而電視臺節目研發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如何服務觀眾,所以才會有這么多專家的出現。 ”
他還舉例表示,相比《非誠勿擾》,樂嘉的特長在《不見不散》中得到了足夠空間的發揮,“很多歐美紀實類節目成功的要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有好的節目模式,二是要有專家級的人物出現,因為紀實節目更多是為了體現服務功能,需要的不是主持人,而是真正的專家幫助電視機前的觀眾解決問題,在《不見不散》中,專家就是樂嘉,他的建議指導能夠提升節目的實用度,引起觀眾共鳴。 ”同樣,張怡筠在《幸福魔方》中的各種發言,也都能恰到好處地啟發有困擾的當事人,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心靈啟發。
質疑再起,消費專家需理性
但俗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對這些憑借跨界出鏡贏得超高人氣的專家而言,走紅帶來的未必全是鮮花和掌聲,公眾的質疑和口水也并未停歇。近日,知名“打假斗士”方舟子便將炮轟的目標指向樂嘉,稱其性格色彩學系“剽竊”,并指其“學歷造假”。一時間引發各方議論。
與之前張悟本等所謂專家被曝光后大眾紛紛“痛打落水狗”不同,從目前各方的反應來看,很多人卻幾乎一邊倒地將“同情心”給了樂嘉,而對于方舟子的炮轟則表現出“不理解”或多方原因猜測。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誠然跟樂嘉超紅的人氣有一定關系,但并不是所有。當時方舟子打假唐駿,就有人發出呼聲:學歷真的有那么重要么?這些造假當事人雖然有造假嫌疑,但學歷只是一個標簽而已,更多的還是靠實力進入到公眾視野,為了一紙文憑耿耿于懷太過無聊。不過該人士同時表示,出現像方舟子這樣的質疑,無疑也體現出當下觀眾對公眾人物誠信問題的憂慮和思考,無論專家是否造假,觀眾都應戴上一副“有度數”的眼鏡,理性“消費”這些熒屏專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