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5月24日,筆者從黔東南州茶產業發展現場會上了解到,黎平縣將茶產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支柱產業進行培育,每年以1.5萬畝以上規模擴大茶園面積,取得可喜成績。
基地大了。到2011年底,該縣茶園面積達12萬畝,其中幼齡茶園6.8萬畝、投產茶園5.2萬畝,分布于縣內17個鄉鎮120個村。全縣無性系茶園面積達86.8%,主要品種有福鼎大白5.2萬畝,龍井43號5萬畝,龍井長葉3000畝,黎平白茶3000畝,其他品種1.2萬畝。
企業強了。全縣有茶葉企業52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3家,州級龍頭企業8家,茶葉機械化、標準化和清潔化加工生產等得到突破性提升,自2010年以來,新建標準化清潔加工廠5個。
品質優了。該縣茶產品主要為“雀舌茶”、“黎平白茶”、“黎香綠茶”等高中檔優質綠茶,茶葉價格從幾十元一斤到現在幾百元、上千元一斤的大跨越,茶產品在“中茶杯”、 “中綠杯”名優茶評比中先后榮獲金銀獎22次。
名氣高了。在做大做強產業的同時,踴躍參加國內各項茶展活動,積極宣傳推介黎平茶葉。2010年,黎平縣獲得“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等稱號。為推介茶葉,營造茶文化氛圍,2010年、2011年連續成功舉辦了茶技能比武大賽和萬人品茗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群眾富了。茶葉基地從第三年開始實現以茶養園,進入第4年以后,實現畝產值3000元至12000元。全縣年產干茶產量2600余噸,產值在2億元以上。茶葉產業帶動4萬余戶12萬余人從事茶葉生產,助農增收1億元以上。茶葉產業已經成為該縣又一大支柱產業。
(周志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