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溶洞深不見底,里面可能有水源,但也可能有危險。 史宗偉 攝
貴州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眾多。如今大旱來襲,用水告急,人們自然把目光聚焦到地下。
昨天中午,記者抵達貴州省大方縣沙廠鄉(xiāng)。這里地處貴州高原腹心,平均海拔1000多米,山上石漠化嚴重,滿是光禿禿的石頭,山下到處是溶洞。
到地下找水,危機四伏,稍有不慎就可能死人。據報道,此前曾有志愿者幫村民進洞找水犧牲。昨天下午2時許,大方縣沙廠鄉(xiāng)村民彭顯勝帶領記者體驗了找水的艱辛歷程。
沿羊腸小道下山,進入一條干涸的河谷。寒風陣陣刮來,氣溫僅3℃。穿過一片荒蕪的農田,來到一處巖壁。壁上有兩個洞,洞口直徑只有60厘米左右,趴在洞口往里望,十來米遠處有一股水慢慢往外滲。
彭顯勝和其他老鄉(xiāng)簡單商量了一下,脫掉外套往洞子里邊鉆。狹窄洞口剛剛能容下他的身軀,由于經常有人爬進爬出,洞口的石頭已經磨得發(fā)亮。老彭拿著一口鋁鍋往里邊爬,舀滿一鍋水再爬出來。洞口的老鄉(xiāng)接過來倒入水桶,如此反復,十來分鐘就裝滿一桶。
老彭的兩桶水還沒接滿,其他鄰居又挑著水桶趕到這里。有位老鄉(xiāng)渴得受不了,舀了一瓢仰頭就喝,一口氣喝了大半瓢,他說:“周圍都缺水,四面八方都到這里來接。”老彭接連爬了幾趟,幫助鄰居把水接滿后才爬出洞子,挑水回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