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港訊 (特約記者 陸書明 攝影報道)5月17日,一股白花花的泉水流進了黎平縣龍額鄉下埠村下埠寨子,群眾個個喜笑顏開。這是黎平縣龍額鄉下埠村黨支部書記潘秀良,以自己的房屋和每月350元的村干報酬作抵押換來的泉水。
下埠村下埠寨位于弄報山的半山腰,海拔700米。這里居住有兩個生產組、50戶人家。截至5月15日沒有下過一場雨水,持續了120多天的干旱,造成全寨的溝水斷流,井水干枯。全寨唯一的一口水井,每天的來水量只有五、六挑水,群眾日夜排隊取水,人畜飲水十分困難。由于嚴重缺水,寨上的青壯年紛紛外出打工,在家的只有老人和小孩,給寨子的防火工作帶來隱患。
在這種情況下,潘秀良支書與兩個組長商量,決定用自己的房屋作抵押,先到鄉信用社貸款,購買膠管引水進寨,解決人畜飲水難題。這是黎平縣龍額鄉下埠村黨支部書記潘秀良,以自己的房屋和每月350元的村干報酬作抵押,來到龍額鄉信用社貸款5000元,購買膠管2500多米,從弄報山引來干凈的泉水,解決了兩個生產組、220多人口的飲水難題,受到群眾的高度贊揚。
筆者在下埠村采訪時了解到,潘秀良支書家庭并不富裕,全家8口人,上有70多歲的父母,他的大兒子和媳婦及二兒子已到廣東打工,他和愛人與父母及6歲的孫女在家。潘秀良支書說,如果萬一群眾還不起這筆貸款,他叫兒子兒媳寄錢來還。龍額鄉黨委政府積極支持潘支書的義舉,給寨子送來了兩噸水泥,用于建水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