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港訊 (通訊員 陳 舉) 連日來,黃平縣經歷了較長的干旱少雨天氣,連續無雨現象是近年來同期之最。全縣14個鄉鎮出現中度干旱,已有131處干枯。河流水量明顯減小或斷流,溝谷小溪無水,農村人飲工程水源完全枯竭108處,水井干枯432處,農村共有5.45萬人/2.757萬頭大牲畜發生飲水困難。7.188萬畝農經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土壤墑情缺水加重,致使我縣旱情嚴重,干旱缺水情況十分突出, 據氣象資料分析,我縣干旱己達60年一遇,目前已處中度干旱程度,現農村人畜飲水困難和作物干旱面積仍在持續發展,受旱程度不斷加深,抗旱形勢非常嚴峻。
干旱災害發生后,該縣委、縣政府對抗旱保苗工作作了精心部署,并組織抗旱工作組下到鄉鎮、村、組檢查抗旱工作,由縣四大班子領導親自下到基層調查了解抗旱情況,督促落實抗旱措施。各鄉鎮黨委、政府對抗旱工作進行了部署,并出臺了鄉鎮抗旱工作措施,加強了對抗旱工作的組織領導,并進行了人員分工,明確職責,實行抗旱工作劃區、分片人員負責制,明確了鄉鎮有關單位的工作職責,建立了旱情核實統計上報制度。
通過開展抗旱行動到目前,全縣共有312臺提水機具投入抗旱,抗旱用電15.1萬度,抗旱用油12.68噸,累計投入抗旱經費167.84萬元,新建鉆井2處,抗旱澆灌保苗面積1.54萬畝,投入230噸水泥用于解決臨時通水設施,幫助農村挖掘抗旱水源,臨時修通引水溝渠4.2km,緩解旱情,投入各種管材226700m,臨時解決農村0.491萬人/0.253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