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港訊 (特約記者 姚學茂)25日,天柱縣在縣人大常委會五樓會議室舉行“我與共和國同輝煌60周年”座談會,暢談新中國成立60 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天柱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豐碩成果。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天柱各族人民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斷改革探索,大力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經濟發展逐步加快,經濟實力大大增強。據統計,該縣生產總值由1949年804萬元增加到2008年的191113萬元,增加了237倍;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由1949年的94:2.9:3.1。農業占據了94%的比例。而工業僅有2.9的比例。2008年,天柱的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9.3:34.3:36.4,工業達到了34.3的比例。地方財政收入由1949年的76萬元增加到2008年的8455萬元,增加了111倍;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由1949年的28元增加到2008年的2551元,排除物價因素,增長91倍。招商引資成效顯著,近幾年天柱共引進項目80多個,引資60多億元,以礦產資源和水資源為主的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公路建設突飛猛進,2008年全縣公路通車里程突破2094.2公里,天柱出境公路基本都變成了油路。人民群眾消費水平不斷提高,2008年農村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電冰箱、電視機、空調器、移動電話分別為 22臺、88臺、10 臺和 97部。
會議要求,要牢記光榮歷史,宏揚優良傳統,肩負歷史使命,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而努力奮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