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周重新)在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岑鞏縣組織1327名參學黨員干部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要求,以帶責任、帶辦法、帶真情、帶技能的“四帶”方式走訪群眾、走訪企業、走訪農村、走訪黨員,以真抓實干的精神,破解制約基層科學發展的“瓶頸”。
帶責任破解群眾關注難題。以“四聯四幫”活動為切入點,真心實意為基層群眾辦好事、解難事,讓廣大群眾親身感受到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集中精力實施教育發展工程、就業和再就業工程、公共衛生工程、社會保障工程等十大民生工程。目前,新增項目沼氣建設763口,實施5000平方米廉租房建設,培訓3000余名返鄉農民工實現就地就業創業,投資314.1萬元解決6200余人飲水困難,共到基層服務560余次,為民辦實事483件。
帶辦法破解企業發展難題。該縣積極組織各級各部門深入企業調研,積極搭建交流平臺,引導企業取長補短,成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選取10家潛力大、帶動性強、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目前,共協調工業短期貸款600萬元,共達成意向性貸款5000萬元。
帶真情破解和諧發展難題。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走訪機制,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根據“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采取橫向結合、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全縣組成了6個信訪專項工作組,健全縣、鄉(鎮)、村三級信息聯絡網;在鄉鎮設立巡回法庭,將巡回審判與送法下鄉、以案說法等工作有機結合,增強了農民法律意識。
帶技能破解基層“雙帶”難題。以開展“農村一戶一技能”創建活動為契機,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黨員電化教育、職業技術學校、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等平臺,對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開展大規模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民技能培訓,造就一批新型農民。全縣利用遠程教育、陽光工程、三農服務團等載體共開展各類培訓達1100余期,培訓農民群眾4.6萬余人次。同時,建立“農村黨員致富能手與困難黨員聯動幫扶制度”,通過幫扶全縣已有71名農村貧困黨員相繼走上創業致富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