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情人"淪為眾矢之的 倪萍好悲劇躺著都中槍
真實生活中的倪萍
會畫會寫會演戲卿本才女
但其實,對于倪萍的指責并非沒有道理。比如,對于她外貌的指責,退出央視,洗盡鉛華的倪萍的確把鉛華洗得也未免太過干凈。高齡產子身材走形也就罷了,出現在公眾場合多次被拍到“蓬頭垢面”的形象,的確有些對不起大眾,與她當年央視一姐的形象反差太大,怪不得觀眾無法接受。
但對于她個人才情的指責則是謬誤。倪萍實在算得“才女一枚”。只是當年在中央電視臺做當家花旦的風頭和美貌掩蓋了她的才干。她在微博上小秀一幅水墨畫作已經讓人震驚,新書《姥姥語錄》中自己動手畫的20幅水墨插圖還被人誤以為是“代筆之作”。其助手表示,倪萍學畫不過一年,未拜師靠自修已經有此成就。怪不得多年前在范曾家拿毛筆胡涂亂抹時,范曾已經斷言倪萍將來是可以以賣畫為生的。此外,倪萍的自傳性文集《日子》也被評“文筆清麗”。至于演技方面,她更曾憑借影片《美麗的大腳》而摘得金雞影后。
至于對她汶川地震時捐獻100萬元而做出的質疑則有些莫名其妙。盡管相比普通人,擁有的名氣和才能讓她有更多賺錢的便利,但比她廣告拍得多、戲演得多、畫賣得值錢的人多了去了,也并非人人都在大地震時能夠捐出100萬元。對她捐獻100萬元是作秀的指責似乎站不住腳。試問,她做這么一場戲的“收益”何在?如果捐獻了100萬元還要被罵,以后誰還敢做慈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