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女兒越洋維權 律師表示有難度
揚子晚報10月30日報道 雖然“功夫之王”李小龍已經去世37年,但他的形象及名字仍頻頻出現于屏幕及各色商品、店鋪。28日,他的女兒李香凝專程來到父親的故鄉 廣東。此行不是省親,也不是拍電影,她是奔著維權來的。當天,廣東省僑辦、省工商局和省知識產權局的有關領導,與其一行進行了座談。
遺傳了父親的武打基因,在影視界、音樂界均有不俗表現的“小龍女”緣何踏上維權路?李香凝說,這是因為國內一些個人及企業未經授權同意,搶先將其父的形象、姓名登記注冊為商標并作商業用途,他們此行就是要“清亂”。
的確,李小龍讓中國功夫“火了一把”,使“Kungfu”一詞寫入英文詞典。但在中國,李香凝看到父親成了某快餐店“真 夫”的代言人,心里卻很不是滋味。
陪同她來粵的BruceLeeEnterprises(李小龍企業)特別顧問柯約瑟表示,在美國,公眾人物和明星的商標,包括姓名和形象直接受到法律保護,但在中國還沒有相關規定。
目前,在美國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李小龍的形象、姓名等商標專利均專屬于李小龍企業、基金會和李香凝母女。李香凝說:“十年前我媽媽退休后交棒給我,我希望將父親未竟的事業進一步升華。近年來,我在美國已陸續將父親影片及商標的所有權購買回來,希望能夠將它們重新組合擴展,把 李小龍 變成全球品牌。如今,我為父親姓名和形象維權,既是保護他的民族精神和品牌價值,也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不希望掛著李小龍形象又可能有瑕疵的產品誤導消費者。”
“上海世博會上也有很多李小龍的形象,我們沒有意見,因為他代表著中國的形象,可將他作為快餐店的形象就顯然不合適。”柯約瑟說。
“我們在全國進行摸底,長沙有振藩(李小龍的原名)文化傳播公司,上海和青島都有用李小龍或小龍功夫注冊的公司。”不過,最讓他們頭疼的是李小龍故鄉順德的一些企業,“雖然在建李小龍樂園、李小龍紀念館的時候,雙方都進行了接洽,對方也承諾不擅自注冊任何與李小龍有關的商標,但最后這些工程的啟動卻未經家屬同意。更滑稽的是,一個姓張的人注冊了李小龍牌咖啡、餃子、糖、龜苓膏、方便面、冰激凌,以及牙刷、牙膏、電器等商標。”
本月25日,國僑辦主任李海峰在北京會見了李香凝,并對她的維權行動表示支持。在國僑辦的牽線搭橋下,李香凝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下稱“國家商標局”)也進行了接洽。該局發出一份正式的復函,稱“李小龍及其英文姓名 BruceLee 開發利用的權利應當歸其繼承人所有,如未經李小龍繼承人授權而注冊為商標使用,易造成消費者誤讀,產生不良社會影響。”
“我們感謝中國尤其是家鄉人民對父親的尊重和愛戴,因此希望以最溫和的方式處理。”李香凝說,她正計劃在中國成立專門的辦公室,處理父親姓名和形象商標的相關問題。她也可能為此重拾普通話和粵語。
知識產權方面的律師莫瑤江說,關于將疑似李小龍的形象用于商品的現象,李家人的知識產權維權會有一定難度。在我國,商標需要注冊,版權是自動產生。但一方面,那個形象只是相似,但無法認定;另一方面,李小龍的圖案需要注冊才能產生版權。而這位“功夫王”有許多種經典動作,很難將他每一種動作都用版權保護起來。(曹斯林 亞茗 沈衛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