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洞鄉大旱面前不低頭 科學抗旱全力保民生

鄉領導班子深入抗旱一線
干死的成片成嶺的玉米

在開挖新水源的熱情高漲的龍井壩村羅仲堡組村民
8月19日上午 ,筆者一行來到凱里市大風洞鄉龍井壩村羅仲堡組,今年62歲的孤寡老人楊秀清家里送水,剛從找水現場趕回來的,兩腿泥轆轆的楊秀清老人高興地告訴鄉政法委書記、副鄉長楊昌永,副鄉長汪田:“感謝政府,我家只要一桶水,夠煮飯和喝了,剩下的一桶分給其他人吧,我們趕快去看老村長他們找水去!”
大風洞鄉龍井壩村羅仲堡組有437人87戶,原有4口水井,在旱情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全組每一戶人把家里大大小小的水箱和水缸都騰出來,自覺到尚未干涸的2口水井邊排隊等水。這段時間,每一滴水都顯得異常珍貴。
在楊秀清老人的帶領下,筆者來到找水現場,看到這樣一幅感人景象:飽受缺水之苦的羅仲堡組的80多名村民在70歲的老村長李向勇、65歲老組長張進、67歲的張秀德的帶領下,信心不改,堅持不懈,展開了尋找開挖新水源的艱辛之路......
連續的高溫造成的旱情讓70歲的老村長李向勇焦慮不已。看著干涸了幾個月的地頭水井,李向勇下決心帶領群眾找到新水源。
說干就干,李向勇、張進立即召集全組黨員開會討論,宣布成立找水突擊隊,馬上找水。 鋤頭、鏟子、撮箕,帶齊工具的突擊隊出發了。
8月18日天剛亮,在一處干涸的稻田邊,他們發現了一處濕地。大家齊心把土、野刺和樹枝清理干凈,李向勇第一個拿起了鋤頭。
這里挖得出水嗎?看看挖出的好多干泥,村民們疑惑了……
8月19日,李向勇帶著突擊隊繼續在這里開挖。看到熱情高漲的村民,鄉領導馬上投入到勞動中,村里64歲的羅遠秀村民高興地圍攏來,高興地向領導匯報:“ 鄉長,我們明后天就可挖出水了,你們放心,謝謝黨委、政府對我們的關心,我們要自立更生,你們到更需要解決困難的村組去!”
坡上,成片成嶺的玉米干死,坡下,大片大片的稻田莊稼干裂,整棵整棵的烤煙卷葉,今年嚴重的旱情使得全鄉受災人口近37000人,飲水困難人口7113人,飲水困難大牲畜3985頭,農作物受災面積3134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510.45萬元。
面對災情,鄉黨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投入16萬余元科學抗旱保民生。在全鄉嚴重干旱的村組,鄉里40多名干部全天24小時投入抗旱前線,公布抗旱應急電話,全鄉9個班子成員分組包干27個村,深入災情一線,隨時了解掌握災情,確保村民特別是老弱病殘等困難人群的生活,保障他們有干凈水喝,有飯吃,生病了能治療。同時,鄉里積極發動群眾尋找新水源,在干群的努力下,已在都蘭、晚寨、龍井壩等8個村組開挖到新水源11口。在重安江流域官莊一線村寨投入50多臺抽水機抽水,發動群眾生產自救抗旱保苗,不等不靠,實行24小時每天灌溉70畝,一塊稻田4天輪灌一次的方式,打響了抗旱保苗的攻堅戰。如今,官莊一線300多畝可灌溉稻田和莊稼豐收在望。還邀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科學抗旱,力求把烤煙、葡萄因災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粟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