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被饅頭噎死 家屬向醫院索賠63萬
浙江在線04月19日訊 小付出事的時候才33歲。去年1月15日,她因精神疾病復發入院治療。5天后的早上,丈夫去探視,眼睜睜地看著一個饅頭要了她的命——被噎窒息,搶救無效。
家屬去年開始打官司,要求醫院賠償63萬元。去年6月第一次開庭,昨天西湖區法院第二次開庭審理,沒有當庭判決。
其實,精神病人被饅頭甚至餅干噎死的事情發生過好幾次,這是巧合嗎?
饅頭是患者自己吃的還是護士喂的
無論是去年6月9日,還是昨天的庭審,雙方有兩個爭議焦點。
一、出事時喂食有無不當?
家屬說,小付的嘴里被塞滿了饅頭,護士喂得太多太快。
醫院說,是她自己吃的,醫護人員在旁邊看著。
二、搶救措施是否得當?
家屬說,搶救不及時,措施不得當。
醫院說,護士立即拍背、倒立、挖食,后來叫來醫生,用了吸痰器,取出饅頭碎片,該做的都做了,認為這純屬意外。
第一次庭審時,醫院申請了醫學鑒定。昨天,鑒定報告在庭上被出具。
醫學鑒定報告說醫院承擔次要責任
承擔鑒定工作的是浙江醫學會醫學鑒定辦公室。去年鑒定時,專家組成員包括護理專家、急危重病學專家和精神病學專家。經家屬的要求,事發醫院的醫生回避。
最后,鑒定認為“未能及時打開氣道”,也就是說還有可以采取的搶救措施而沒有使用。所以,認定醫院存在一定醫療過錯。醫療過錯和患者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院方承擔次要責任。
但這份鑒定報告讓家屬很不服氣,他們覺得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家屬代理人說,為什么不說說喂饅頭合適嗎。一大清早,干食饅頭,別說病人,就是正常人也會覺得吞咽困難,何況還是一個病人,而且她前一天因吞食異物還做過胃鏡,對食道這些都會有所刺激。
分析得更深入一點:院方在“安排食物”上是否得當,為啥只有饅頭而沒有流質?院方在“安排進食”上是否得當?且不論到底是喂還是病人自己吃,至少專業醫護人員在場的情況下,怎么會吃成這樣?
法官認為,醫學鑒定就是針對整體醫療損害后果做出的,鑒定結果清楚而明白。
法院沒有當庭判決。事后法官說,還是想再調解調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