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60米假設地圖引發網友圍觀(圖)

宋英杰微博中發的海平面上升60米后的地圖
新浪網訊 前天傍晚6:32,央視氣象節目主持人宋英杰在微博上發了一張圖片:“看到一張圖,據說是海平面上升60米后的地圖。”這很快引起了網友們的強烈圍觀,一天后被轉發了2.3萬多次,評論5639條。央視女主播張泉靈跟帖說:“A呦,我北京的家可能變一線海景房呀!上海的家可能變龍宮呦!”而全國各地的網友們紛紛比照,很多人發現自己的家都成了海,南京的很多網友說:“南京怎么也么得了?杭州還有?好奇怪。”
這張圖是從哪里來的?海平面上升60米,這得要多少年的時間?有沒有這種可能呢?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南京成“龍宮”啦
驚呼
曾經有報告認為,如果海平面上升,中國沿海城市中最先遭殃的是上海。而宋英杰發的海平面上升60米后中國版圖,則讓全國各地的網友們紛紛發現,自己生活的城市要么成了“龍宮”,要么成了臨海城市,就像張泉靈說的很多人的家不是成海景房就是“龍宮”。細細看圖,會發現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幾乎都成了汪洋大海,上海、南京、煙臺都被淹沒了,就連一些中部省份,如江西、湖南也遭受威脅。
這張圖讓網友們感慨萬千,“完了,我的故鄉煙臺成了大海”“乖乖,江蘇全玩完了”“歡迎來到洋氣的海濱城市,北京……”不過,這張圖也讓網友們納悶,同屬于長江三角洲,為何南京、上海都沒了,唯獨杭州還在?網友“老夏逛菜場”看了圖說:“南京沒了,但日本、韓國還在?專家說,溫度每升高1℃,海平面最終會因此上升20米。那么,溫度如果上升2℃,海平面的變化就非常值得人警惕了……”
宋英杰:在一報告中看到的
來源
昨天下午,快報記者聯系上宋英杰。他說,海平面上升60米是一種假設,引起那么強烈的關注他也沒想到。“這也看出來,氣候變化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這張圖是從哪里來的?宋英杰說,其實這張圖早就有了,這次是在一份關于氣候變化的專家報告中看到的,于是就發到了微博上,沒想到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
這張圖權威不?哪里公布的?在一則《海平面上升六十米之后的中國版圖曝光》新聞中,就配有這張圖,乍一看,很容易讓人以為是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0中國海平面公報》上的。但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產品研發部主任劉克修說,國家海洋局從來沒有對外公布過這樣一張圖,這張圖的來源有疑點。目前,國內主流專家們普遍認為,海平面上升60米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這完全是個人的研究結果而已,沒有主流的支持。”
宋英杰對這張圖也持懷疑態度。他說,海平面上升60米只是一種假設,而這個假設的前提,也就是全球變暖,目前全世界也并沒有達成共識。“這種圖的假設是一種直線思維,只是提醒我們要居安思危。”這種假設靠譜嗎?盡管宋英杰說“自己只是一名旁觀者”,但他認為這并不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可信度
專家:這只是一種假設
江蘇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周學東認為,這只是一種情景假設,并不是一種預測。他說,這種結果只是在單一條件的假設下才出現的,并不代表這種情況會發生。在周學東的印象中,也曾看過這種假設,即便是到2050年,按照目前全球變暖的趨勢,海平面升高也不會超過2-3米。
究竟在什么樣情況下,海平面會上升60米,并造成如此災難性的后果?專家說,其實這張圖意在提醒全球氣候變化對海洋災害的影響。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院長閩錦忠說,讓海平面上升的因素很多。如今,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數值正在不斷增加著。如果南極冰蓋發生崩解,會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近60米。如果南北極兩大冰蓋全部融化,其結果會使海平面上升近70米。
衛星測量顯示,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的冰都已經在大量消失,而且融化速度還在加快。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100年海平面僅僅因為冰層融化就會上升0.5米。
海平面確實呈現上升趨勢
形勢
通過研究過去百萬年氣溫與海平面的關系,人們發現溫度每升高1℃,海平面最終會因此上升20米。那么,溫度如果上升2℃,海平面的變化就非常值得人警惕了。
國家海洋局公布的《2010中國海平面公報》指出,近30年來,我國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2.6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7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2.5毫米/年、2.8毫米/年、2.8毫米/年、2.5毫米/年。預計未來30年,我國沿海海平面還將繼續上升,比2010年升高80-130毫米,沿海各級政府應密切關注其變化和由此帶來的影響。
同時,2010年我國沿海各省市海平面均高于常年。其中,山東、江蘇和海南沿海海平面明顯偏高,分別比常年高82毫米、82毫米和84毫米;天津次之,為71毫米;其他沿海地區介于50-67毫米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