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級通緝犯利用哺乳期運輸嬰兒 稱潛逃是被拐

吳正蓮在接受審訊(廣南警方提供)
相關新聞:A級通緝犯被抓細節:隱匿山村長發遮臉
調查“A級人販吳正蓮”
大河網訊 河南南陽警方將吳正蓮移交后,云南廣南警方前晚將其押回。本報記者同日深夜亦抵達廣南作深入調查。警方昨證實,此前網上稱吳拐賣30人系誤傳,目前只掌握在其夫所涉11案中,她參與拐賣女嬰8名、男嬰1名,獲贓款7萬余元。檢方稱一買一賣利潤成倍。該縣另兩名公安部通緝的“A級人販”,均已獲刑。吳利用自己哺乳期運輸嬰幼兒防查。
“A級人販”前夜押回家鄉
吳正蓮,這個年輕的廣南縣農婦,如今有了個“A級人販”的別稱。除了她是公安部A級通緝令中的在逃拐賣犯罪嫌疑人,還因為,她是網友熱議的“A級”人物。
11月9日晚8點半,吳正蓮回到了廣南,陪伴她幾千里的,是廣南的警察。這是她兩年來首次回到家鄉,但,她卻不能回到自己的家。
吳正蓮娘家,是廣南縣八寶鎮交播村關山,婆家,在楊柳井鄉落水洞。
和吳正蓮同時登上A級通緝令的,還有附近不遠鄉鎮的張維祝、宴朝相,案由一樣。
7日,在河南省桐柏縣回龍鄉郭莊村大西莊,兩地警方協作,將已經更名換姓且已再次嫁人的吳正蓮捕獲(本報已作報道)。
帶隊前往河南的廣南縣公安局副局長農信箴,披露了一個新的抓捕細節:因為吳正蓮逃跑兩年以來,生活習慣、相貌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吳正蓮所報的姓名是假名,她身上最具有特征的兩顆金牙已經沒有了。盡管如此,警方經周密核實,最后確認了她的身份。
吳正蓮稱潛逃為“被拐賣”
昨天,廣南警方證實,此前網上稱吳拐賣30人系誤傳。警方稱,經查,1985年出生的吳正蓮,自2007年至2008年兩年時間中,先后與丈夫候襲鴻(候涉案11起,2009年已判無期徒刑)等人實施拐賣嬰兒犯罪9起,涉及被拐女嬰8名、男嬰1名,獲取贓款7萬余元。其丈夫候襲鴻被逮捕后,吳正蓮因生有不滿半歲的女嬰而被警方采取監視居住。
2009年春節期間,吳正蓮將1歲多的兒子送到娘家交由父母看管后背著女嬰外逃,下落不明。2009年4月29日,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后,廣南警方成立了50人的專案組,追捕查緝。
據透露,吳正蓮在被押回當晚向警方供稱,她是被拐賣到河南當媳婦的。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民警告訴記者,據心理分析,她可能是“故意被拐賣”,以回避潛逃的指證。
至于她逃跑后在河南有無作案,目前警方還沒有查證。
利用哺乳期運輸嬰幼兒
查看公安部官方網站,A級通緝令追捕的“十大人販” ,其中云南籍有4名,分別是李二妞、張維祝、吳正蓮、宴朝相。除瑞麗市姐相鄉的李二妞之外,其余三人都在云南文山州廣南縣內,分別屬于南屏鎮高家坡小組、八寶鎮交播村民委關山小組和楊柳井鄉罵然村玉皇寨小組的村民,彼此相隔有四五十公里。
這些人,販嬰時間少則有四五年,多則達十多年歷史,其所在家族屢有家人因此被捕。
此前,張維祝、宴朝相被抓獲后已分別獲刑。
據說,在吳正蓮的老家,像她這樣的家族販嬰團伙,就有9個。但是這一消息,昨天,被廣南警方否定。
警方介紹,押解回廣南途中,吳正蓮表現得還算平靜,并沒有什么過激的舉動,只是在進入廣南縣城時,吳正蓮才表現出情緒很激動的樣子。特別是進入公安局大門時,吳正蓮的表情很是麻木,一臉的哭相。
農信箴告訴記者,吳利用自己哺乳期運輸嬰幼兒防查,因為哺乳期婦女帶著小孩兒一般難被識破。記者在當地檢察院也了解到了這一信息。
吳案卷宗厚達一尺多
昨天下午,記者前往廣南縣檢察院了解情況。
檢察長汪硯明說,兩年前即已批捕吳,涉及吳正蓮案的案卷,厚達一尺多。為了這個案件,當年檢察院專門抽調了4個檢察官,檢察官花了10多天查案,才基本將案件梳理清楚。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才將案件的相關證據進行定性。
副檢察長陸永新說,廣南縣檢察院一年的公訴案件有200多件,其中所涉及販賣人口的公訴案件,雖然只占到3%左右,但都是一些非常典型的案件。陸永新透露,吳案中被販賣的嬰幼兒,來源于本地、外縣、外省的都有,但最初的源頭很難查清,因為買賣雙方不認識,多通過中間人,中間人用的又是綽號或者小名,很難查明。小孩是親生父母自愿賣的還是被拐的,也難查清,而這,正是此類案件的偵破、起訴、審理難點。他還說,根據掌握的情況,女嬰買入價5000元至8000元,賣出價為1萬元至3萬元;男嬰,買入價1萬元至3萬元,賣出價為2萬元至4萬元。這些嬰幼兒多賣往廣東、福建。陸永新說,廣南縣人口有78萬之多,但是涉及拐賣婦女兒童的案件,起訴審理后,達到了100%的定罪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