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90后消防戰士為救戰友墜橋英勇犧牲
張斌生平事跡
張斌,男,貴州遵義市鳳岡縣人,高中文化。1990年1月出生,2009年12月入伍, 2011年6月批準為中共預備黨員,現任貴陽市消防支隊清鎮大隊云嶺路中隊副班長,上等兵警銜。
入伍兩年來,張斌先后參加各種搶險救援和滅火救災80多次,社會救助40多次,搶救遇險群眾10多人。特別是在2010的“抗凝凍、保民生”工作中,在2011年的“抗雪凝、保暢通”和“抗旱災、保民生、保秋收”工作中,在“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暨2011年中國·貴陽投資貿易洽談會”、“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消防安全保衛工作中,在各項急難險重任務中,他始終勇挑重擔、沖鋒在前、英勇頑強、奮力拼搏,為保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9月10日滬昆高速路東苗沖大橋滅火搶險救援中,張斌為確保最短時間撲滅火災,最大限度減少財產損失,聽從指揮、沖鋒在前,在生死一瞬的關鍵時刻,奮不顧身,舍身保護戰友而英勇犧牲。
戰友們向他敬了最后一個軍禮
9月13號,午后陽光炙熱,張斌的遺體告別儀式正式開始。
悼念廳里,張斌靜靜地躺在棺槨里,神情安詳。守在一旁的母親兩眼通紅,她始終不愿相信,黑白照片中英俊的兒子,已經與他們天人相隔。“我還記得兩年前,送他參軍時,他是那么高興”。 張爸爸說,兒子成為消防員,是他們一家最驕傲的事。張斌從小就有個軍人夢,消防車模型、消防隊員人偶,所有關于消防的玩具,都是他兒時的最愛。
談起兒子,張爸爸聲音再次梗咽,他回頭望向那幅遺像,眼眶中淚光閃爍。
在接下來的告別儀式上,省公安廳政治部主任溫貴欽宣讀了《關于給張斌同志追記一等功的命令》; 省公安消防總隊副政委楊洪春宣讀了《關于追認張斌同志為中共正式黨員的決定》;中共清鎮市委追授張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中共清鎮市委組織部部長高勇宣讀《關于在全市廣大黨員干部中掀起向張斌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清鎮市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魏國勤介紹了張斌的生平。
“再見了我的兄弟,我會把你熱愛的工作繼續做好,當一名優秀的消防隊員”唐俊衛代表張斌生前戰友發言。他首先朝張斌的父母深深鞠了一躬,接著緩緩走向靈柩,朝著遺像,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再一次望向這個他一輩子都難忘的兄弟。
“我想我會內疚一輩子” 。出事以來,每晚唐俊衛都難以入眠,雙眼布滿了血絲。他說自己始終無法忘記,當他處于危難時刻,張斌伸手一推,拯救了他。那句大喊的“危險”,似乎還回蕩在耳邊。
忍著眼淚,張爸爸走上發言臺,悲痛將他的脊背一下壓得佝僂。“張斌在家是我們的兒子,當兵后就是黨的兒子、國家的兒子、人民的兒子。他只是做了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地方黨委政府和部隊卻給了他這么多的關愛、這么高的榮譽。我和她母親與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舍不得他離去。但是他是為了履行軍人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而犧牲的,如果還有一個兒子,我們還會送他去當兵,還當消防兵。”
張爸爸說,入黨一直是張斌的愿望,追悼會上,他代表兒子,將兒子工資卡上的700元工資和各單位的慰問金5800元,作為最后一次黨費全部上交黨組織。
下午3點,悼念儀式結束,唐俊衛和其余5名戰友,抬著靈柩走出了悼念廳。在通往火化間的道路兩旁,站滿了張斌的戰友。除了強忍住的低泣聲,沒有人說一句話,沉重的靈柩壓在了唐俊衛的肩上,也壓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讓我再看一眼!再看一眼!”看見張斌的遺體要被送進火化間,張媽媽突然嘶聲力竭地哭喊起來,她用盡全身力氣,牢牢地抓住靈柩,似乎這樣可以挽留住兒子的離去。周圍的親友也大聲呼喊著張斌的名字,似乎那一聲聲呼喊,可以喚醒這名沉睡的年輕戰士。
張斌的遺體一點點進入火化爐,唐俊衛扶著張媽媽,站在外面的圍欄邊。雙眼通紅的唐俊衛沒有哭泣,只是靜靜的看著,看著他的兄弟離開,看著他這輩子難以撫平的痛,在火焰間越燒越烈。
周圍的戰士,解下胸口的白花,默默系在兩旁的香樟樹上。微風吹過,發出沙沙的聲音,像是眷念,更像是訴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