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17年堅持接送逾600名孩子上學 搖壞4面小旗

在齊河縣308國道路口,張光城17年如一日地護送孩子們上下學。
齊河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火把張莊村民張光城今年83歲了,17年間,他接送周圍4個村子的六百孩子上下學,從未發(fā)生過一起交通事故,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送學爺爺”。
日前,在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中,山東省共有10人入選道德模范候選人。默默堅守了17年的一句承諾,使得張光城順利入選誠實守信類候選人。
主動請纓成為“送學爺爺”
在齊河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火把張莊,說起83歲的村民張光城,村民都會親切地叫他“送學爺爺”。
說起這個昵稱,張光城表示得從17年前講起。
火把張莊沒有學校,村里孩子要上學必須去村對面的河李小學。這段上學路雖然只有1公里,卻要穿過40米寬的308國道。國道上經(jīng)過的車輛多,車速又快,以前村里每年都會發(fā)生學生被汽車刮傷、撞傷的慘劇。
張光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們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可接送的次數(shù)多了,大人們手中的活兒又被耽擱了。“要是能把村里的孩子集中起來,找一個人護送他們過馬路就好了,可誰愿意來干這活兒呢?”就在家長們討論如何接送孩子的問題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村里又有一個孩子在上學路上被大貨車撞斷了腿。
看著躺在床上呻吟的孩子和床前傷心的家長,66歲的張光城推開了村委會的大門,“以后孩子們上學就由俺來接送,保證孩子們在路上不出事!”
搖壞4面自制小紅旗
申請接送孩子們上學原本是件好事,可起初家長們都不放心。為了完成好這一“任務”,當時66歲的張光城挨家挨戶地給家長“下保證”,終于取得了家長們的信任。
怎樣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呢?張光城思來想去,終于想到一個好辦法。他去集市買了一塊手表和一塊紅布,把紅布縫在竹竿上,制作了一面鮮艷的小紅旗。以后的日子,老張每天校準手表,提前半小時等在路口,手搖小紅旗護送學生過馬路。
17年來,他已經(jīng)搖壞了4面小紅旗。
附近村的孩子也納入護送范圍
“有一次,我滑倒了,孩子們叫著‘送學爺爺’,把我圍在中間,爭先恐后地伸著小手扶我起來。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太幸福了。”張光城告訴記者,每天送孩子上學、放學已經(jīng)成了習慣,一到周六、周日,孩子們不上學了,他反而覺得悶得慌。
如今,孩子們上學要通過的308國道路口已經(jīng)安上了交通指揮燈,然而83歲的張光城仍然堅持每天護送孩子們,并且連鄰村的韓莊、代莊、張辛莊的孩子也納入他護送的范圍。
17年間,張光城接送的孩子有600多人,從未發(fā)生過一起交通事故。有些他最初護送的很多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了,每次回到火把張莊,他們都會跑到路口給張光城打招呼,親切叫他一聲“送學爺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