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法戴明 楊格鎖業謀求質量與精細化
世界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戴明(W.Edwards.Deming)認為:質量是一種以最經濟的手段,制造出市場上最有用的產品,一旦改進了產品質量,生產率就會自動提高。戴明的這一理論因對世界質量管理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而享譽全球,當年,最先信奉戴明管理學說的日本企業,諸如豐田、本田等后來都成為了世界一流的大公司。尤其在日本,戴明更是家喻戶曉至今,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質獎”仍是日本品質管理的最高榮譽,作為質量管理的先驅者,戴明學說對國際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始終產生著異常重要的影響。
要說起這個今天在企業管理領域鼎鼎大名的美國人戴明,就不得不再說說另外兩個同樣出名的美國人:科學管理之父——費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質量管理專家約瑟夫•莫西•朱蘭(Joseph M.Juran),這三個人當年在美國最先提出并應用的企業管理理論卻是在日本被發揚光大。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擅于學習他人長處的日本人將誕生于美國的管理理論運用到自己的企業里,并讓美國人的智慧在日本普及開花,轉而回過頭來影響全世界。不論是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勒、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和戴明,這些人的精細化管理原理和質量管理思想在日本居然都比在美國本土吃香,日本人把這三個美國人的思想理論用到自己的企業當中,從而在精細化管理和精益生產方面無敵于天下。
精細化管理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有哪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呢?日本豐田全日本最早開始實行精細化管理的企業。剛開始的時候,許多美國本土的企業對豐田的這一舉動不屑一顧,隔了一段時間之后,豐田的堅持終于有了成果:豐田發現,自從公司按照美國人的理論實行精細化管理后,豐田公司的生產場地可以節約50%,也就是說,相同的生產場地,日本人能把生產的規模翻了一番,套用今天一個時髦的詞來說就是“集約化”,而在這種精細化管理下豐田公司得出來的產品一次性質量檢驗合格率也由原來的60—70%一下子提高到90%以上。這還不是豐田公司得到的全部答案,實施精細化管理之后,豐田公司還發現,企業的員工在勞動強度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不可思議地將企業的產量提高了100%。
豐田的成功一下子也吸引了日本其他的企業倡導和實施精細化管理,在日本,還有一家名為本田的公司也深得戴明管理思想的精髓,這家名叫本田的企業頭上卻頂著兩個耀眼的光環:世界摩托車銷售量第一、世界第七大汽車生產商、最賺錢的汽車生產企業之一。本田是日本三大汽車生產商最晚成立的一家,當豐田已經在日本揚名立萬的時候,本田還沒有出現,但是運用了精細化管理的本田卻在沒有趕超口號的前提下不聲不響地成為了一家受世人尊重的世界500強企業。
在中國,有一家立志于未來五年成為中國智能鎖具行業第一品牌的民營企業——中山楊格鎖業有限公司決心通過效法美國企業和日本企業已經驗證過的成果,研習泰勒、朱蘭、戴明的理論,對企業施行全方位的精細化管理及變革,以促使公司在生產領域能迅速突圍。
楊格鎖業的總經理楊官貴告訴記者,楊格對自己的生產工廠下力氣整頓還是花了一番心思的精力的,所采用的方法也很直接,從世界500強企業——日本本田公司高薪聘請了一位生產管理專家為公司副總,作為公司的生產負責人主攻楊格鎖業的產品品質、成本控制及產能。
據楊格鎖業總經理楊官貴介紹說,目前公司已經導入了新的績效管理制度,大幅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及效率,同時也為楊格的員工帶來了多種操作性很強的問題解決方法和措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生產一線員工的積極性激發起來。 “采購管理、品質管理、生產控制管理,這三大任務都是企業生產領域的核心任務,我們在不愁市場銷量的前提下來提升產品品質,就是為了讓楊格生產出來的產品能達到行業內最好的產品品質目的,同時通過高效管理降低成本來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我想,楊格鎖業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沉淀以后,楊格的品牌就一定能代表著國內智能鎖業最高品質,一定可以實現我們為客戶提供最安全、穩定的智能門鎖系統提供商這一目標。希望帶領員工尋找工作中的問題,以世界500強企業的優秀管理經驗與員工共同成長。”
“毫無疑問,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本田的成功是值得尊重的,我們的企業與本田不是一個級別也不是一個當量的,而且做的產品和所在的領域完全不相同,但是成功的經驗,特別是管理企業的方法卻是相通的。”楊官貴說:“為了加速發展企業,我出了不少錢到培訓機構進行學習,同時也對許多的企業成功進行了考察,結果發現,在日本這個國家里,運用泰勒、朱蘭、戴明理論的企業有很多,而且都將這些理論發揮到了極致,這種驗證,足以說明,只要我們楊格運用得好,我們也一定能取得成功。”(通訊員 吳雨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