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罕見“巨舌癥”患者入院治療 預計4年恢復
核心提示: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12日宣布,該院近日收治一世界罕見“巨舌癥”患者,其舌體約長25厘米,寬10厘米,厚7厘米,導致舌體突出于口腔外,無法閉合。

中新網西安4月12日電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12日宣布,該院近日收治一世界罕見“巨舌癥”患者,其舌體約長25厘米,寬10厘米,厚7厘米,導致舌體突出于口腔外,無法閉合。該院計劃用3至4年的時間,為其作綜合性系列治療,以恢復正常容貌。
據了解,患者王有平,34歲,自出生后即被父母發現嘴唇發青,哭鬧時略腫大,左耳前區略隆起、發脹。6歲時,患者上下嘴唇、左面部明顯腫大。從 13歲起舌體體積增大,往外伸長,直至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合嘴。由于患病,王有平口齒不清,不能正常飲食,呼吸困難,其面容經常引起路人的歧視。2000年在北京求醫時,舌頭一度出血達4000多毫升,危及生命。
坐落于西安的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曾歷時4年為世界首例“坑面女”成功“變臉”,在中國口腔醫學領域享有盛譽。
據該院頜面腫瘤外科雷德林教授介紹,該患者的“巨舌癥”為世界罕見,病變是由靜脈血管畸形導致。海綿狀血管瘤或靜脈畸形由大量擴張的靜脈和血竇組成,極易出血并難以控制。該患者病變范圍巨大,波及雙側上下唇、頰部、腮腺咬合區、頦下區、眶內及額顳頂部,口腔內波及全舌、雙側頰粘膜、腭粘膜及咽側壁粘膜。其舌體約長25厘米,寬10厘米,厚7厘米,突出于口腔外,嘴不能閉合,面部嚴重畸形。
由于患者病變波及范圍廣,累及頜面部多數解剖區域,對外形、功能影響很大,唇腭裂治療過程中涉及軟組織和頜骨,其治療風險和難度極大,稍有不慎便可引起大出血、呼吸道梗阻、面癱、失明、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頜面腫瘤外科楊耀武教授形象地比喻為,在其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埋伏有4顆“定時炸彈”,目前進行的是摘除第一顆。
據悉,目前有關專家已制定了綜合系列治療方案,計劃在兩年左右時間完成軟組織病變治療,然后再經一年左右時間進行頜骨畸形矯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