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破獲特大販毒案 新康泰克成為制毒原料(圖)

警方在嫌疑人家中搜出的呋麻滴鼻液
杭州破獲一起特大販毒案
常用藥“新康泰克”
竟成毒販制毒原料
新康泰克、呋麻滴鼻液這些在普通藥店就可以買到的常用藥,經過毒販的煉制,轉身就變成毒品,1000支呋麻滴鼻液最終可以提煉出一公斤的冰毒你相信嗎?藥店業務員小李也大吃一驚,他做夢也沒想到從自己手里流出去的原本救人的藥品變成了害人的毒品。
昨天,杭州市公安局和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對外通報,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查,杭州破獲浙江首例販賣毒品鹽酸曲馬多、非法經營含麻黃堿復方制劑案件,涉案金額450余萬元人民幣。該案也是公安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重點掛牌督辦案件。
蹊蹺
有人大量購買新康泰克和滴鼻液
小李是杭州天目醫藥有限公司的業務員,2009年9月那段時間里,他特別開心,因為錢特別好賺,一些常見的藥物,如新康泰克、滴鼻液、“白加黑”、“泰諾”等藥品都是批量被人訂走,他花同樣的力氣收入卻比以前高出了一倍。
正當小李還在納悶是不是現在人體質越來越差時,杭州警方卻找到了他。原來,警方得到消息,有人在杭州非法經營新康泰克、呋麻滴鼻液,而且其中似乎還有內幕。
警方查實,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期間,有個叫胡松的男子掛靠并借用紅會醫藥的名義購買了132萬支呋麻滴鼻液,價值201余萬。胡松又把其中的130萬支呋麻滴鼻液銷售給不具備經營資質的個人凌某和吳某,獲利274余萬。
2009年12月,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專項檢查中,發現杭州天目醫藥有限公司在2009年4月至8月期間銷往浙江大宇醫藥有限公司的新康泰克存在異常。經查,這些交易的幕后買家又是胡松。
追蹤
常用藥竟被運往國外制造毒品
大量的購買感冒藥,到底有什么用途?為了查清幕后真相,杭州市公安局和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迅速抽調精干力量成立專案組,聯合進行調查。專案組先后赴福建、江西、安徽、遼寧、四川、廣東等省市進行調查。
2010年3月3日,警方在金華某小區內抓獲胡松,當場查獲大量犯罪工具、書證和物證。
落網后,胡松交代說,他之所以大量購進新康泰克、滴鼻液等感冒藥品,主要是因為這些藥品中含一種特別的成分:麻黃堿。而麻黃堿是制作冰毒的主要成分。他大量買進新康泰克、滴鼻液等藥品后,再轉手運到了云南龍陵地區,也就是緬甸的北面,再通過境外人員,將藥品轉運到金三角地區進行提取毒品工作。
杭州市禁毒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沈堅介紹說,因為現在麻黃堿在國內管理十分嚴格,整個中國就只有金華的一家上市公司生產,它整個生產經銷管理都很嚴格。毒販無法獲得麻黃堿,只能通過胡松這樣的人買取含麻黃堿復方的制劑,再從中提取原料制造毒品。
揭秘
這些常用藥是怎么變成毒品的?
也許有人不相信,新康泰克、呋麻滴鼻液,這些普通藥店就可以買到的常用藥,怎么會變成毒販手中的毒品?
沈堅介紹說,這兩種藥確實是老百姓都能買到的常用藥,但經過毒販的提煉,就能變成毒品。比如1000支呋麻滴鼻液,可以提煉出2.5公斤的麻黃堿,而2.5公斤的麻黃堿大約能制造出1公斤左右的冰毒,危害性極大。
除大量購買含有麻黃堿的藥物外,胡松還通過掛靠的各家醫藥公司,大量購進“鹽酸曲馬多片”。“鹽酸曲馬多片”是二類精神藥品,和前幾年泛濫的咖啡因有些相似。正常人如每天服用該藥200毫克,半年后會產生藥物依賴,如果每天服用300到400毫克甚至更多,可在短期內上癮。長期大劑量服用可致中樞神經興奮、呼吸抑制,并可產生耐受性和成癮性及其他不良反應。
據了解,在廣東就有專門服用鹽酸曲馬多片的群體,他們把一盒十片的鹽酸曲馬多片捏成粉,放在一種治療咳嗽感冒的藥水中一起服用。其實這種藥品長期服用危害性很大。
警方查實,從2008年開始,胡松共販賣鹽酸曲馬多180萬片(90公斤)、非法經營含麻黃堿復方制劑呋麻滴鼻液132萬支、新康泰克10萬盒,涉案金額達457余萬。
相關
幾家涉案企業均被立案調查
該案中,胡松掛靠了多家醫藥公司購買藥品,目前,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對這些涉案的藥品批發企業立案調查,其中杭州天目醫藥有限公司、浙江紅會醫藥有限公司和浙江明日醫藥有限公司各被罰款30000元、98898.68元和57520元。回音必集團有限公司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案發后,杭州市公安局和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對在杭生產、經營含麻黃堿復方制劑的企業及從業人員進行了摸底調查、開展了整治“掛靠過票”、規范含麻黃堿復方制劑管理、加強特殊藥品經營管理等專項檢查,杜絕假劣藥品進入正規渠道和合法藥品流入非法渠道。
杭州市也已制定《打擊生產銷售假藥局際協調聯席會議制度》、《打擊生產銷售假藥局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職責》等制度,整合各部門監管資源,形成聯合執法、聯合辦案的工作機制,實現執法效能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