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數高校食堂堅持不漲價寧愿虧損(圖)

上海多數高校采取補貼措施穩定學生食堂菜價 新華社圖片
新聞晨報11月10日報道 “生大排每塊進價3塊,食堂窗口炸豬排賣2塊5,紅燒大排賣2塊。還沒賣,就知道是虧本了。”物價紛紛上漲,上海電力學院平涼校區“一樓餐廳”經理徐惠國怎么也樂不起來,學校明確要求當前食堂菜品維持原價,老徐壓力委實不小。
記者昨天從復旦、同濟、上大、上海電力學院等高校了解到,面對最新一輪物價上漲,多數高校都堅持食堂菜價不漲,并采取了學校補貼、節約人工成本、減少漲幅太大的菜品供應量等變通措施。
一般7-10元可吃兩葷一素
昨天中午11點50分,記者來到復旦大學本部旦苑食堂,各個窗口前菜品都明碼標價:黃豆豬手湯4元、魚頭豆腐湯4元、酸辣土豆絲3元、燴蹄筋4元……“現在市場上東西都漲價,還好我們學校食堂沒漲。”復旦大四學生劉瀟對學校目前的菜價表示“基本滿意”:“我中午吃了蝦仁炒蛋加個素菜,7元錢,挺實惠的。現在學校食堂里,素菜基本6角到2元左右,葷菜在2元到3元之間,一般女生吃一葷一素只要5-6元,男生吃兩葷一素,6-7元就可以搞定。”記者現場隨機采訪了幾名大學生,他們都表示,沒有感覺到食堂有漲價現象,菜的分量也沒有明顯改變。
上海大學新聞系大四學生倪振時也覺得,最近學校食堂菜價沒怎么變化:“基本上兩葷一素在10塊錢左右,比如一個雞腿或牛肉、一個油面筋炒肉再加個素菜,還可以免費添飯。”
電力學院食堂月虧2-3萬
有3000余名師生的上海電力學院平涼校區內有兩個食堂。其中一家被學生稱為“一樓餐廳”,眼下,這個“一樓餐廳”經理徐惠國最不愿意聽到的,就是這個“漲”字。“從上半年開始物價就漲了,所有原材料、調料,比去年同期上漲30%,剛剛供貨商又來打招呼了,豆制品進價馬上要漲3成,我讓他們先發個正式的文來,反正能拖就拖……”
平靜的菜價背后,涌動著巨大的經營壓力。徐惠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箱30斤的雞蛋,近兩年來最低是92元,上個月要116元,這個月又漲到120元;100斤食糖,上個月390元,這個月漲到396元;青菜比上個月每斤普漲2角;豬肉、大米、食用油也在漲……
盡管進貨價一漲再漲,但學校規定,餐廳菜價雷打不動。“高價進、平價出,賣多虧多,近幾個月基本上每月虧2萬-3萬元,估計這個月要虧3萬以上。”徐惠國一臉愁容。
學校變通補貼穩定菜價
面對學校食堂的進貨價上漲壓力,目前各高校都采取了措施。記者從復旦相關部門獲悉,雖然食堂菜價沒有上漲,但物價上漲對學校食堂還是有影響的,現在只能采取一些變通的措施。“比方說雞蛋進價最近漲了不少,因為食堂不提價的關系,每賣一個都是虧的,所以就只能稍稍減少供應量,其他一些漲幅太大的菜品供應量也略有減少,但打菜的菜量保證不會少”。
復旦相關負責人說,總體來說,還在盡量維持食堂菜品的數量和質量。主要通過兩個方法:一是食堂不用向學校上交利潤;二是把對外營業餐廳的利潤補貼給學生食堂;還有就是油、肉、米等采取三個月或半年一訂,“這在很多高校都是普遍做法,也就是說現在用的肉還是幾個月前的價格,當然,下次訂購價格肯定就上去了。”
上海電力學院則采取零租賃、貼水電費的做法。該校后勤管理處處長周軍告訴記者,學校要求食堂一定不能擅自提價:“如果提價哪怕提一毛錢也一定要上報,而且目前還是堅持不提價,不過也擔心食堂撐不下去,再這么漲下去,估計食堂的水電費要全免了。”
有食堂考慮微漲減少虧本
一位高校食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政府一直強調大學食堂一定要保證低價和可口的飯菜,但是畢竟要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生存,如果跟市場脫節太厲害,難免也會帶來虧本經營、菜量減少、甚至服務質量下降等問題,不利于長期發展,為此他提出:“是不是可以微漲?比如外面漲5元,我們漲2元,既保證低價經營,又能減少虧本金額。”“雖說希望最好不漲,但外面漲得太厲害,學校食堂不漲也不現實。”上大大四學生小倪表示,如果學校食堂菜價稍微漲一點,又能保證口味、衛生、菜色的豐富,也未嘗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