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下蛋6年后變性成公雞 停止下蛋練打鳴(圖)


東北網訊 近日,牡丹江市民袁文聯發現,她飼養的一只母雞已經具備了公雞的特征,目前不再下蛋,只“一心一意”照顧同籠母雞。
2日,記者來到位于牡丹江市新建街道附近平房家屬區內的袁文聯家,見到了那只“變性”成公雞的母雞。只見它冠部通紅,頭部金紅色羽毛油光閃閃,黑綠色的尾部羽翎高翹,足部“雞蹬”顯著。
據袁文聯介紹,她養了40多年雞,喂雞的飼料就是自己外出采集的野菜,丈夫釣魚偶爾剩下點兒餌料“蠅蛆”,她也喂給雞吃。今年春節后,她只留下2只已經7歲的母雞,它們已經下蛋6年,沒想到其中一只平日里下蛋最“勤快”的母雞,開春之后就不再下蛋,雞冠周圍的羽毛也出現了數根白色的。
“最初我以為是這只雞太老的原因,可沒想到這只雞冠部越來越紅,頭部羽毛轉為金紅色且漸漸油光閃閃,尾部羽翎不斷長長翹起并轉為黑綠色,足部‘雞蹬’顯著。40多年來,我還從未見過母雞長‘雞蹬’的。”袁文聯確信,這只母雞已經變成了公雞。
與袁文聯做了20年鄰居的李姓老人說,這只“變性”雞每當發現蟲子一類的“活物”,會馬上去叫另外那只母雞來吃,對同籠母雞格外照顧,終日與其形影相隨。最近幾日,鄰居們發現這只“變性”雞不斷地引頸張嘴,似乎在練習打鳴。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動物科學系專家指出,母雞變公雞自古有之,古語“牝雞司晨”的意思就是母雞代替公雞行使報曉的任務。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母雞變公雞幾率約萬分之一以上。有研究發現,鳥類在自然或實驗的條件下可出現性反轉。鳥類雌性生殖腺常發育不對稱,即只有一側卵巢發育并具功能;另一側常保持在原基狀態。如果雌雞左側卵巢發生病變受到損壞,則右側未分化的卵巢便轉變為睪丸,從而變成能生育的雄雞,出現“牝雞司晨”的現象。此外,除雞以外的個別動物也具有“變性”之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