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殺很正常”是一句苦澀的大實話
《時代周報》4月22日報道:4月19日下午4時30分,48歲的聶洪媛和妹妹一身黑衣,跪在北京科技大學逸夫樓西側的水泥地上,點燃了手中的白色蠟燭。14天前的清明節晚上,北科大三年級女生、21歲的陳蕾從旁邊教學樓的9樓縱身跳下,身體摔成了三截,當場死亡。
此前,北京科技大學已發生兩起跳樓自殺事件:2月7日,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一名即將畢業的男碩士從三齋學生宿舍跳下,當場死亡;3月28日,礦大機械學院畢業生肖某從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的大樓跳下,當場死亡,原因不詳。
“院長王立還當著我們的面說‘現在大學生自殺很正常’。”“大學生自殺很正常”,也可以反過來推論這句話,“大學生不自殺不正常”。“自殺很正常”,說明不自殺不正常,天底下哪里有如此邏輯?刁民野蠻人也未必有如此推理,那么,一個高校殿堂里的院長怎么就可以如此推理?
“自殺死”由一個兩個到三個四個,再到數十數百個,院長大人麻木了,習慣了,聞到血腥味也不知血腥了,再推導出如此“理論”,才屬于麻木神經之下的冷血理論,這倒可以解釋清楚“很正常”的理論。劊子手殺人多了,“人血饅頭”就可以賣錢,并且不以活人為活人,而反而認為都是可以解剖的“肉牛”。血腥味兒里浸泡久了,反而認為血腥味兒比香花還要香百倍,這種人其實思維人格已經扭曲到極點。
這讓人想起了關于學生被罰站凍死“很舒坦”的故事。“很舒坦”的目的是想自己很舒坦,也就是學校死了學生之后與老師無關,與學校無關,皆大歡喜。死者很舒坦,老師很舒坦,學校也都很舒坦。如果說一個百歲老人于夢中睡過去說“很舒坦”有其慰問死者的意思,但一個學生凍死,又“舒坦”在哪里呢?
“大學生自殺很正常”,與學生凍死“很舒坦”,何其相似?同樣的冷血,同樣的冷漠,同樣的想推卸自己所有的責任。
4月19日傍晚,北京科技大學新聞發言人章東輝如此表態。“但是,我們并不認為學校在陳蕾的自殺上負有責任。”“我們學校不負有責任。”與“很舒坦”的目的殊途同歸,還不如直接說學生跳樓斷為三截“很舒坦”呢!“很舒坦”等于學校可以不負責任,北科大直接言稱“不負有責任”當然比“很舒坦”的曲線救國來得更直接、更冷血。
花朵的早凋與園丁無關,大旱與氣象專家無關,地震與地震預測專家無關,刁民下跪與官員無關,腐敗與金錢權力無關,看來學生的“跳樓死”與學校無關進而“不負有任何責任”也就順理成章了?
該接受心理治療的不是學生,而是某些不負責任的校方人員。
(李振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