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三棵樹鎮南花村簡介
三棵樹鎮南花村位于凱里市東南部,離凱里市中心18公里,屬黔東中低山丘陵地貌區,主要由石灰巖組成的巖溶低山、喀斯特地貌明顯,以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為主。全村3個自然寨,轄4個村民小組,183戶,共824人,苗族人口占100%,勞動力603人,全村黨員19人。耕地面積364畝,林地面積2010畝,森林覆蓋率為68.3%,2009年糧食總產值為227.1噸,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010元。該村氣候宜人,自然風光旖旎,民族風情濃郁。
南花村地處美麗的巴拉河畔,自然風光秀麗獨特,是一個依山傍水,民族風情濃郁的苗族聚居村寨,特別是這里的苗族人民崇尚文明的禮儀風范,創造了浩瀚的口碑文字,其富于折理的曲藝嘎百福,娓娓悅耳的押調苗歌,內涵豐富的鼓社集會,別具情趣的婚俗禮儀,獨特的村寨吊腳樓群等苗族文化的典型特征;深深吸引了中外游客,特別是二○○六年以來,三棵樹鎮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州、市發展計劃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先后建成了南花花橋,實施了“農家樂”旅游項目,完成了村寨步道鋪設,建成了苗家祭壇、后寨門、神泉、新蘆笙堂、苗族圖騰柱等工程,使南花村旅游設施進一步完善。南花村的旅游接待能力也日趨增強。至今,南花村已分別被中央、省、州授予“全國先進黨組織”、“省先進基層組織”和“全州先進基層組織”,被黔東南州委命名為“紅旗黨支部”等稱號,現在的南花村社會治安穩定,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正以一個嶄新的旅游姿態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多形式多渠道展示苗族的傳統文化和風俗。苗族的節日是展示苗族獨特的風俗、文化并讓世人了解和喜愛的最好機會,每年的吃薪節南花村都會舉行篝火晚會、籃球競賽等,斗牛等民間體育比賽。特別是通過國際蘆笙節這個平臺,南花村連續參加了五屆國際蘆笙節的演出,并連續兩年承擔了分會場的任務,聲名遠播,古老的銅鼓、激越的飛歌和熱情的舞蹈越來越被世人所喜愛,苗家刺繡和銀飾,圖案精細別致,在衣、裙上刺繡出各種奇花異草及動物,再加上銀匠手工打造的獨特銀飾,分別鑲嵌在有刺繡的衣、裙上,再加上獨特的項圈,長長的銀角。在陽光的照映下,感覺就像再銀都飄揚,銀光四射,靚麗迷人。特別是姑娘頭上的發型有如古代皇后般,端莊典雅。特別是十三年一次的古藏節,苗年節過后的姊妹節是南花村獨特的節日。南花村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神往的地方。
加強旅游點基礎設施建設。村民自籌資金以及外界資助已改造建成進寨公路15公里。旅游點的村寨道路改造的完成,吸引了更多的旅游觀光游客給景點增加了旅游收入。積極創造旅游開發條件。南花村群眾對產業結構的多層次化、多元化積極性很高,三棵樹鎮在旅游點大力發展沼氣建設,但由于地勢陡峭,沼氣建設不能普及。改水改廁改造大大提高了群眾的衛生條件和居住環境,為南花村旅游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提高服務質量,增加旅游收入。2009年由于凱雷公路的擴建,道路的不便,影響了旅游景點的收入。加大環境的整治力度,改善生活環境。一是:加強整治力度,凈化社會風氣。在做好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取締封建迷信活動場所,并嚴格控制不良風氣的影響,有效整治了社會風氣,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二是:整治環境衛生。生活 垃圾、廁所、生活用水、垃圾的堆放進行了集體整治。同時建房審批時要求農戶新建衛生廁所。在生活垃圾上實行門前三包。三是整治水環境。環境的整治使我村的環境衛生、生活用水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努力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打造村支兩委班子領導辦實事、辦好事的良好形象,與時俱進,真抓實干,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公信力、戰斗力、凝聚力和號召力,有力促進了全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現我村政通人和,群眾安居樂業。展望未來,機遇和困難并存,我們將再接再厲,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努力把南花村建設成為富裕、文明的小康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