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永平:四大措施推動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
人民網(wǎng)消息 17日上午,文化部改革辦副主任洪永平做客中國文明網(wǎng),就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過程中“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與廣大網(wǎng)友進行在線交流。
洪永平表示,文化部門采取了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理論研究和政策保障、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典型宣傳和推廣工作等四個方面的措施推動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
第一,健全工作機制。其中包括以下幾種方式:一是辦了國有文化院團研討班,在研討班上我們就深入貫徹胡錦濤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貫徹李長春同志對這次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的批示,以及劉云山、劉延東同志在今年的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在研討班上我們主要是貫徹這些重要指示精神同時總結國有院團改革成功的經(jīng)驗,當然,也研討了進一步推進改革的思路和辦法。二是我們召開各地文化廳局的改革辦主任會,各地承擔改革工作的像我們文化系統(tǒng)都是各地文化廳。一方面我們積極督促各地完善改革辦的機制,同時加強跟他們的聯(lián)系。三是逐步形成由上到下的這么一個改革體系。四是在部里面加強對于直屬單位改革的指導。直屬單位改革指導的時候我們部的改革辦建立了幾種機制,一是改革辦主任會議;另外一個是改革協(xié)調(diào)聯(lián)絡員制度。在工作機制上我們進一步地進行健全。
第二,加強理論研究和政策保障。今年,為了推動我們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文化部改革辦專門就去年《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25號文件)中提出的加強對基層院團的調(diào)查研究,準備制定基層院團改革的指導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調(diào)研,派出了幾個調(diào)研組,分別到山東、河南、陜西、安徽、遼寧等地進行調(diào)研,力求針對基層的院團,尤其像是縣級的院團,能夠搞出一個符合實際、有效推進基層院團改革的政策性文件。要制定這么一個文件,我們就必須對有關政策和理論進行研究。
第三,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文化部專門就文化人才的問題制定了《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我們配合這個規(guī)劃在今年7月29日專門舉辦了演藝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人才的培訓班。從今年開始,我們還要逐步加大對于經(jīng)營管理人才、文化科技人才,甚至針對我們的院團領導辦一些培訓班。我們的院團要轉變成企業(yè),企業(yè)的領導人能不能適應現(xiàn)代企業(yè)的要求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們還要通過辦各類這樣的班促進演藝人才的培養(yǎng)。當然,我們演藝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是指演藝科技、演藝經(jīng)營管理這方面的人才,這方面的人才恰恰是我們院團的短缺。所以我們準備每年都舉辦三到五期這樣的培訓班。培養(yǎng)一批既懂藝術又能懂經(jīng)營、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第四,做好典型宣傳和推廣工作。組織開展長流水、不斷線的宣傳工作是我們這幾年來推進院團改革的有效做法。今年以來,我們組織有關媒體進行了大量的新聞報道,最為集中的就是我們今年在7月底辦這幾個培訓班的時候,我們同時還組織了一批新聞媒體對我們改革的成功典型和成功經(jīng)驗進行總結,力爭對其他的院團起到典型引路的推動和指導作用。另外,我們還以改革辦的名義編輯了一部分書冊,比如說《文藝院團改革與發(fā)展的典型案例選編》、《國有文藝院團改制操作實錄》、《國有文藝院團改革資產(chǎn)處置和資本運作》,這些書籍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陳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