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培育與生態文明相適體系 促農增收
“陳書記,按每家種兩三畝,三年后掛果計算,僅此項我們村每家每戶至少增收1500多元,有縣里政策支持,我們不愁沒有致富門路啊!”近日,在錦屏縣三江鎮坪地村苗江組冬棗基地,村支書張益錦給前來基地調研的縣委書記陳英華描繪村里特色農業的遠景,“我們今年試點搞130畝,明年加到400畝,爭取快步發展。”在錦屏縣,像坪地村冬棗這樣初具規模的特色農業基地,共計42萬畝,遍布全縣15個鄉鎮,這些特色農業基地逐步撐起農民增收致富的一片新天地。
錦屏縣最大的優勢就是生態優勢,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堅持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兼顧,既算經濟賬,也算環境賬,著力培育與生態文明相適應的產業體系,以建設“生態公園縣”為目標,走生態農業產業發展道路。近年來,通過建設特色農業基地,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重點發展紫珠、鉤藤等中藥材、山核桃、油茶、短周期工業原料、楠竹、小香桔、草地畜牧業、特色養殖和“三江三湖”漁業養殖等產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扶持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組織,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基地建設
錦屏通過“示范帶動,試點先行”的方式實施鉤藤、紫珠等中藥材種植,去年種植群眾得了實惠,現在,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目前,已完成中藥材種植5000余畝,還建立鉤藤、紫珠高產示范點和試驗點8個,面積183畝,建立200畝苗基地,預產合格紫珠苗400萬株,扦插苗木84萬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