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上,來自從江小黃的“金蟬十姐妹”演唱侗族大歌,這一唱,讓“金蟬十姐妹”響譽天下。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在小黃,除了“金蟬十姐妹”,還有“侗家十臘漢”,他們的“男聲版”侗族大歌,同樣是精妙絕倫的“天籟之音”。小黃村是譽滿中外的“侗歌窩”,這里的村民,不論男女老幼,能開口說話就會唱歌,因而先后被省文化廳命名為“侗歌之鄉”、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目前,這里有大小歌隊幾十支,“臘漢侗歌隊”是其中比較活躍的一支。
據介紹,“臘漢侗歌隊”是由十名侗族“臘漢”組成,這些“臘漢”個個都是了不起的人才,他們在中南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過,還先后隨國家訪問團前往法國、日本等國表演。
是人才,就必然受青睞。長期以來,外界不少演出單位高薪聘請這些“臘漢們”外出發展,倘若是這樣,那這些臘漢月收入在5000以上。但是為了傳承本民族文化,并讓他發揚廣大,“臘漢們”均謝絕了外界的邀請。
為了實現把侗族大歌發揚光大的目標,“臘漢們”長期堅持練歌。特別是要進行演出的時候,更是每天從早上練到晚上,連吃飯、乘車都在練歌。盛夏七月,氣溫高達37-38度,他們引起感冒而影響嗓門,堅持不使用空調。
在今年多彩貴州歌唱大賽上,“臘漢侗歌隊”表現不俗,他們從鄉到比到縣里,再比到州里、省里,從預賽到復賽再到半決賽,一路技壓群芳,一路過關斬將,最后奪得了原生態唱法半決賽第一名,在“多彩貴州”歌唱大賽的舞臺上掀起了一股“男生版”侗族大歌的旋風。專家和評委們評論男生版侗族大歌時說,歌聲就像是大森林中淌出來的清泉,飄出來的仙樂,時而如江河奔流,時而如松濤陣陣,無不給人全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