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中秋佳節來臨之時,過度豪華的包裝紛紛火爆出爐,價格之高不能不令人嘖舌,總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競賽似的豪華包裝年年漸漲,雖然不時引起人們的驚呼,并且也知道是不值得稱道的,但是卻迎合了一部分人的需求,市場竟然也總是銷路看好。不過,這種愈演愈烈的不正常現象,還是引起了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的高度重視,06年發布的《月餅強制性國家標準》,作出明確規定,即:1、包裝成本應不超過月餅出廠價格的25%;2、單粒包裝的空位應不超過單粒總容積的35%;單粒包裝與外盒包裝內壁及單粒包裝間的平均距離應不超過2.5cm。這不能不令人叫好。
今天記者走訪了凱里一些銷售月餅的店鋪,琳瑯滿目的盒裝月餅可謂是讓人眼花繚亂。
據知情人士透露,市場上的月餅,制作成本每塊不會超過10元錢。這里面包括月餅原料、工人工資、房租水電、機器折舊。按包裝和餡料不同,成本價(原料成本+包裝成本)一般分為單個與盒裝兩種,它們的價錢分別在2-12元、58-898元。
其實,普通百姓過傳統節日,品嘗傳統食品,感覺傳統氣氛,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本來是很好的事,而變了味的月餅,就讓人們難以品出真正的味道來了。即使不是天價月餅,一些包裝也還是遠遠超出了月餅出廠價格的25%,而這些精美的包裝每年都有,過完節后不見得能夠有利用價值,如此,再精美的包裝也只好舍棄,這完全是一種浪費。
如今,我們正在構建節約型社會,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富國強民的必由之路,那么,我們的節約意識就應當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限制月餅過度包裝,不能不說是節約的好方法。所以說,月餅包裝必須有“度”。才能夠還傳統佳節之本來面目,讓國家和民眾均能受益。
(實習記者 楊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