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本報接到黔東南自治州錦屏縣來電:稱在該縣平秋鎮平翁村發現罕見的千年古銀杏,而身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千年古銀杏樹至今還沒有掛牌保護。記者驅車專程前往探訪。
發現:“杉木之鄉”驚現合家歡千年銀杏樹
錦屏縣是一個侗族苗族聚居的林業縣,森林覆蓋率達70.8%,素有“杉木之鄉”和“綠色生態縣”的美譽。平翁村距離縣城僅12公里,屬于錦屏綠色生態和北侗風情文化旅游的核心區,森林覆蓋率達到80%。沿著清水江蜿蜒的鄉級公路前行,猶如在綠色畫廊里穿梭。
在平秋鎮平翁村金城希望小學操場上,遠遠就能望見古侗寨邊這棵銀杏樹傲然挺拔的身影。據目測,樹的身高足有30多米,堪稱朝天銀杏。該樹三枝連體,離地面1米左右處分出2個分枝,猶如兩個小孩依偎在父母身邊,2個分枝如兩只巨大的手向四周伸展,向陽一方枝葉相對繁茂。在15米以上再分2枝,高聳入云。老樹雖歷經千年滄桑,依然樹干挺拔,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據初步測量,樹干主干直徑1米有余,樹的胸圍10米左右。平翁村的彭文炎村長在學校喊來十三個學生才能合圍。樹冠投影600平米左右。由于銀杏樹是斜長在路邊,所以無法測量具體尺寸,也難以估計該樹的年齡。
貴州高原是我國銀杏樹的主產區,這棵銀杏樹到底多少歲?記者隨后查詢了被稱為中國第一銀杏雄樹,山東臨沂郯城縣新村鄉3000年的“銀杏王”,該樹植于周朝,高41.9米,胸圍8米。照此類推的話,平翁村的這棵古銀杏樹估計也得有2000多年歷史了。
現狀:千年銀杏樹亟待加強保護
銀杏是世界上最長壽的樹種,在地球上有1.5億年生存歷史,被認為是世界上幾乎不進化的樹種,是經歷冰川時代而存活在地球上的稀有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稱。銀杏集食用、藥用、材用、綠化和觀賞等多種用途于一體,具有很高的科研、經濟、藥用和生態利用價值。
平翁村的老支書告訴記者,這棵銀杏樹至今在春夏時節仍枝葉茂盛,每年入秋便結滿壯實的銀杏果。而在離村百米之外,還發現了銀杏樹的根系。當地村民誰也說不上該樹的具體年齡,但他們都非常珍惜這棵銀杏樹,把它當成一位見證歲月風雨的老人。
然而,身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的千年古銀杏樹,卻至今沒有掛牌保護起來,也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記者看到,這棵銀杏樹正好處在建設中的村級公路路基之下的斜坡,此處土質松散,而古樹一側被雷擊已經裂開。記者還在靠近地面的古樹主干看到約有0.5平方米面積的樹皮被割掉,露出乳白色的樹干,據說是因銀杏樹具有藥用價值,被人偷偷割去樹皮制藥。這些,無疑嚴重威脅著古樹的生存。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樹齡超過500年的即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因此,希望有關部門盡快邀請有關專家進行鑒定,將古銀杏樹納入國家保護范圍,對其進行掛牌保護。
呼吁:“植物大熊貓”誰來認養
銀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有性別差異,雌雄異株,由于地球曾歷經地質及氣候的劇變,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銀杏類植物全部滅絕,現存銀杏目中僅一科一屬一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稀有植物,稱為“植物大熊貓”。
據平翁村彭村長介紹,寨邊這棵古銀杏樹靠近當地著名的天然生態幽谷,與民俗風光融為一體。也被當地百姓視為靈性之寶引以自豪。在該村正在規劃的新農村建設藍圖中,已經把該古銀杏樹列為主要景點之一。然而對古樹進行防蟲、剪枝、培土以及裝上避雷裝置等保護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對于經濟落后的侗寨平翁來說有著不小的困難。對此,平翁村民希望有識之士或是企業能認養這棵國寶級古樹,對古樹進行保護。(羅文驊 穆天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