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近日,黔東南州公安局收到了遠在浙江金華的高級畫師陳翠菊的感謝信和畫作。陳在感謝信中說,10年前,她到東莞打工遇難,險遭焚化,幸好遇到好心人展開愛心接力,使其獲得了第二次生命,并成了女畫家。在這期間,當年的《黔東南公安報》也給她了極大的幫助。
陳翠菊在感謝信及同時寄送的資料中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0年前的感人故事。她的家鄉在榕江縣忠誠鎮干榜寨。18歲那年,她外出到東莞打工先是在一個玩具廠打工,后到一個電子儀器廠。

圖:陳仲濂先生所作的展示陳翠菊遭難獲救的畫 (陳翠菊 提供)
由于工作辛苦,水土不服,她生病了,食堂的飯菜吃不下,又沒錢買想吃的東西,就這么熬著,還堅持上班,身體日漸虛弱。一天,她很不舒服,出廠來到東莞河邊,竟然昏倒在了一艘倒扣著的廢棄小木船下面。

圖:陳翠菊在陳老師的指導下繪畫 (資料圖片)
數天后,她被一個老船工發現。由于她身邊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東西,人們就把她當做“無名女尸”報了案,并送到了東莞殯儀館。
1995年7月27日,東莞市殯儀館收殮工何亞勝來到火化車間,本想把“無名女尸”火化了就去吃午飯,突然,發現“無名女尸”的腳部、喉嚨部都輕微地抖動了一下!

圖:下跪謝恩 (資料圖片)
“她還活著!”很快,陳翠菊被接到了東莞附城醫院。醫生為她做了全面檢查,發現她的生命跡象已經很不明顯,醫生決定對她采取支持療法,并悉心護理。李滿盧院長堅定地說:只要能挽救她的生命,該用什么藥,就用什么藥,全部醫藥費由醫院墊付。
80多天后,陳翠菊身體漸漸康復。1995年10月14日,陳翠菊穿著新衣服,揣著醫院給的800元路費,在兩個老鄉的陪同下,流著熱淚,踏上了歸家之路。

圖:作畫(資料圖片)
陳翠菊在東莞的故事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新華社作了詳細報道,全國各報刊紛紛轉發,浙江的《金華日報》以及當年還是公開發行的《黔東南公安報》也轉載了新華社的報道。
當年遠在浙江金華培英學校教美術的陳仲濂老師看了《金華日報》關于陳翠菊的報道后很感動,他把陳翠菊及其弟弟接到金華,教他們學文化、學繪畫。
在陳老師傾力幫助下,陳翠菊認真補習文化知識,刻苦訓練“畫功”。經10年苦練,她的作品多次在全國和國際大展賽中獲獎,并被選送到美國、韓國、馬來西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巡回展出,多幅作品被國內外一些藝術館收藏,還上了世界互聯網及中華書畫名人網,被文化部傳統文化委員會、世界藝術家協會特聘為高級畫師。
從“無名女尸”到高級畫師,陳翠菊的人生發生了重大轉變,但她一直沒有忘記她的恩人們(包括她所知的報道過她故事的媒體),多年來,一直尋思著報恩。

圖:下跪謝恩 (陳翠菊提供)
今年,《東莞日報》邀請陳翠菊和她的老師陳仲濂參加該報20周年報慶。期間,她準備了錦旗和畫作,跪拜著送給幾乎所有恩人。并用42米長的一幅長卷,向所有幫助過她的人講述了她在人生旅途中取得的成績。恩人們看到10年前在東莞獲救的打工女孩,如今學有所成,都大為驚奇。文藝界還特意把她地故事改編成粵劇《彩菊回鄉》。
與此同時,陳翠菊也給曾經報道過她故事的包括《黔東南公安報》在內的媒體寄去了感謝信,以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