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騾鴨養殖戶將“進帳”600萬元
本港訊 (特約記者 姚學茂)近年來,天柱縣把發展騾鴨作為農業六大主導產業之一來抓,并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促使了騾鴨產業蓬勃發展。2009年,全縣騾鴨養殖戶達200余戶,預計年產值達600萬元。
該縣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培育示范基地。天柱縣騾鴨繁殖科技示范基地籌建于2006年,占地面積20畝,基地總投資100萬多元,目前為騾鴨養殖戶的重要學習培訓場所。基地現有總番鴨400只,種母鴨3800只,日產蛋3200枚,年產鴨蛋130多萬枚,年產騾鴨苗100多萬只。二是發放鴨苗補貼。凡是飼養在500只以上的養殖戶,每只鴨苗獲得2元補貼(縣財政補1元、騾鴨繁殖科技示范基地補1元)。2008年,全縣領取鴨苗三批182戶11萬只,補貼22萬元;三是免費全程防疫服務。由縣科特辦下派科技特派員深入領取鴨苗的養殖戶進行全程監控防疫服務,與養殖戶簽訂防疫協議,防疫費由縣財政補貼0.6元/只;四是政府貼息放貸。凡是養殖在500-2000只以上的養殖戶,都可以獲得1—4萬元的貼息貸款,目前已發放貸款200萬元;五是開展技術培訓服務。按照養殖戶分布特點,以村級為單位,由科技特派員對養殖戶進行養殖管理培訓。每年開展土鴨養殖管理培訓3-4期,2700人次。2008年基地創產值近300萬元,極大地刺激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