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加內特強硬并非為自己 詹姆斯狂妄自大
騰訊體育訊 套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原理來看,NBA的老板們和球員們注定會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北京時間10月31日,ESPN專家馬特·摩爾撰文分析了這一點,并比較了在歷次停擺中超級球星的表現,得出的結論是:以詹姆斯為首的這一代超級巨星們狂妄自大但沒有腦子。以下是原文編譯:
今年夏天球員們為了自身權益而做出的斗爭并不是歷史上的第一次。1964年,球員們在全明星周末前突然宣布罷工,最終迫使資方屈服,承認了球員工會的合法性,同時接受了建立養老金的計劃,當時態度最強硬、作用最大的球員是比爾·拉塞爾,凱爾特人的支柱。1970年,當時擔任球員工會主席的奧斯卡·羅伯特森將NBA聯盟告上了法院,以違反反托拉斯法為由,要求阻止NBA與ABA的合并、改革舊的選秀制度、解除對自由球員簽約的限制等等,最終這場官司直到1976年才有了結果,雖然NBA與ABA最終完成了合并,但是自由球員制度得到確立。1999年,NBA停擺,而當時被資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正是簽下了六年1.26億合同的凱文·加內特。
翻開歷史不難發現,勞資雙方的矛盾歸根結底是對權力的爭奪。老板們認為整個聯盟都是一樁生意,球員們只不過是他們資產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球員們則經歷了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革命性逐步提高,并且認識到他們才是聯盟商業價值的第一締造者。
在這次的勞資談判中,科比、加內特、皮爾斯這些老一輩球星的態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實上他們的運動生命都所剩無幾,不可能再簽下大合同,分成比例的多少或者奢侈稅如何征收對他們而言影響不大,但是他們確實態度最強硬的。加內特為此還受到了不少的指責,但是請了解,他并不是在為他自己爭取什么,而是在為聯盟中那300多名底層球員的利益而吶喊。
那些如今聯盟中的話事人,所謂的03黃金一代,他們又在做些什么?詹姆斯、韋德和波什的聯手是這次談判中引發資方不滿的導火索之一,而他們早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就在謀劃這么干了。至于安東尼,他剛剛公開向克里斯·保羅喊話,希望能夠在尼克斯再組一個巨星團。這一代球星們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在籃球運動中,人們最欣賞的還是那些通過努力而最終有所成的人,而不是為了勝利就不擇手段。
與加內特一樣,詹姆斯、韋德這一代球員也渴望擁有主導權,韋德也曾在談判中對斯特恩怒吼,但是出發點卻完全不同。加內特會在球場上說臟話,會在接受采訪時強硬表態,但是在談判桌上他尊重他的對手,這是他的風度,而韋德的憤怒對于整個球員工會的利益來說毫無幫助,只是為了他個人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和詹姆斯一樣,加內特也離開了自己職業生涯前半段效力的球隊,但是他做得出色的多,明尼蘇達的球迷對他仍然充滿了感激和愛,而詹姆斯則成了騎士隊球迷的公敵,他的所作所為讓球迷完全忘記了之前他為球隊做出的貢獻。
從之前《亞利桑那共和報》披露的詹姆斯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的小插曲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狂妄自大、不顧他人感受的人。當時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美國籃協主席科朗格洛介紹NCAA主席邁爾斯·布蘭德發言,當時詹姆斯摘掉自己巨大的耳機,狂妄的問道:“哪兒的主席?”當再次聽到布蘭德說出“NCAA”時,詹姆斯才一臉不屑的表示自己沒聽清楚。媒體認為,詹姆斯這么做就是為了顯示他不需要進入NCAA就可以在NBA呼風喚雨,狂妄自大的本性可見一斑。
(羅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