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昆高速臺江段路面結冰致5車追尾(組圖)





2月27日凌晨4時許,滬昆高速貴州境內臺江段新寨大橋發生一起5車相互避讓致使追尾事故,造成2人受傷,其中一輛載有24噸液氨槽車險些爆炸泄露,通向貴陽方向交通被迫中斷近10個小時。
事故發生后,黔東南州消防支隊迅速調集臺江及周邊綜合救援力量趕到事故現場。據現場救援人員介紹,事發當時由一輛小轎車撞上一輛正在向前行駛的大客車,導致大客車輪胎破裂漏氣,緊隨其后中巴車、大貨車、液氨槽車立即采取制動避讓,由于路面濕滑結冰相互追尾發生側翻,尾隨其后液氨槽車翻滾致隔離欄外,泄露情況不明,岌岌可危,若處置不當方圓3公里內的人員將會發生中毒的或呼吸道感染的危險。
趕到事故現場的消防、交警、路政聯動單位立即啟動化學災害事故搶險處置預案,連同環保、醫療、交通成立了環境監測、人員緊急救助和救援指揮部。救援現場,玻璃和貨物灑滿一地,肇事車輛擠壓一團,液氨拖車損毀嚴重,在路政、消防部門的協同下緊急利用兩臺大吊車對首先發生事故車輛進行清運和人員搜救,同時出動多支水槍對液氨槽車進行重點保護,安排專業人員對槽車關鍵閥門和周圍氣體進行檢查和測量,在無大量泄露的情況下,啟用兩臺大吊車采用無花鋼纜將追尾的槽車剝離出來,起吊扶正。
救援中,以防受到嚴重沖撞的液氨槽車發生泄露危及周邊人身安全,當地交警部門實行了交通管制,緊急疏散滯留在滬昆高速司機和乘客及周圍群眾,直到當日下午13時中斷近10個小時的交通才恢復緩行通車。
事故原因系當日凌晨氣溫較低,路面結冰,隨同其后的車輛發現險情后緊急采取制動而造成的追尾側翻。據當地消防部門介紹,前日晚至次日凌晨臺江段接到交通事故處置達5起,整夜穿梭在高速公路救援。
“液氨”化學特性:液氨又稱為無水氨,是一種無色液體,通常將氣態的氨氣通過加壓或冷卻成液態輸送和保存,廣泛應用于工業,具有腐蝕性,且容易揮發,燃燒,爆炸危險,對呼吸道和皮膚有嚴重灼傷危害。(張金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