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提40天保苗500畝 女黨員一線抗旱退"天燒"
進入8月份,天柱縣陸續下了幾場陣雨,老天終于漸漸“退燒”, 曬得喘不過氣的禾由有的慢慢地抬起了頭,社學鄉橋聯壩上的500多畝稻田挺胸揚穗散發出陣陣稻花清香,群眾圍著楊艷香,沿著田坎歡呼:我們抗旱勝利了!
7月份以來天柱縣遭遇大旱,農作物生長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面對嚴峻的酷暑旱災,社學鄉橋聯村委委員、婦女黨員楊艷香挺身而出,孤身一人堅守在莊稼“命脈”一線,最大限度地為群眾降低了旱災損失。
楊艷香,37歲,家住橋聯村四組,中共黨員,中等個子,精明能干。在帶領群眾致富中,她和丈夫在家里干起了打米加工行業,多年從事機器操作,她對普通機械的構造原理有所了解,并學會了對一般機械電器故障的排除,村民有的叫他“電器小醫”。今年大旱來臨,楊艷香這位“電器小醫” 卻派上了大用場。2011年,為方便橋聯、社學兩村田壩的灌溉,社學鄉加大水利設施建沒,爭得上級有關單位支持,在伍家橋邊新建了一個提水站。春耕忙時投入使用,村里組織人員輪流抽水正常作業,但由于用水量大,機器運轉欠缺保養,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故障,每當問題出現都是楊艷香迎忍而解。
大旱來臨,不能讓機子再出毛病。村兩委抗旱工作部署會上,楊艷香主動向村委請求守護提水站任務,面對村支部黨員和群眾,這位普通的村民,普通的共產黨員當面承諾:“請大家放心,我一定要保住這片田,干旱不退,我決不走出這提水站的門。”
就這樣,在過完黨的90歲生日后,楊艷香就將家里的一切事務及自家的加工小經營,全部扔給丈夫,扛起被條住進了提水站。坐在提水機前,她一天到晚,聽聽機器運轉聲音,摸摸機身的熱度,看看水管是否出現裂痕,只要有稍不正常現象,她就立即檢修。晩上她都堅持守機到十一二點,看沒什么異樣才靠在機房邊略略休息。提水站離寨子及她家僅有半里路,但她很少回家,早晚飯常常是丈夫及孩子給她送到機房去,村里不少村民辦喜事請她去喝酒,她都沒閑時去品味佳肴。一些有心計的老農也只有為她送去幾杯溫暖的酒。一個女同志,日夜值班,晚上孤楚一人,有時怪風呼過,毛骨悚然,常常蚊蟲叮咬,攪得她一身疙瘩一身癢痛。可她從不叫怕、不叫累,頑強地堅守崗位40多天,從根本上控制了提水過程中斷電斷水的問題出現,使橋聯、社學村大壩500多畝農田大早之年田不干, 1000多位老鄉來年的溫飽得以保住,群眾歡呼,老天感動!楊艷香終于走出提水機房深深地透了一囗氣,臉上露出幾縷微微的笑容。
楊艷香人瘦了,白膩的皮夫被“烤”黑了,但她一點不后悔。抗旱工作仍在繼續,她的身影在提水站里繼續地晃動著……(龍勝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