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水利、生態是制約貴州經濟發展的頸瓶
黔東南日報消息 6月5日至6日,為落實溫家寶總理4月3日至5日視察我省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率領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等中央國家機關各有關部門組成的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國家聯合調研組,到我州檢查指導工作,幫助我州解決水利建設、生態建設和石漠化治理等重大問題。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曉東,州委書記廖少華,州長李飛躍,州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亮權,州委常委、州政協主席、凱里市委書記楊正明,州委常委、州委統戰部部長楊宏遠,副州長姜學東等省州領導陪同調研并匯報工作。
6月6日,我州在州政府西樓會議室召開匯報會,州長李飛躍代表我州向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國家聯合調研組匯報了我州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等方面工作。
廖少華首先對國家聯合調研組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對中央和國家機關各有關部門對我州長期以來的支持幫助表示衷心感謝。
李飛躍在匯報時說,一直以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我州的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十分重視,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在國家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艱苦奮斗,我州在解決發展瓶頸問題上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他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加大對我州在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幫助我州切實解決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
杜鷹代表國家聯合調研組充分肯定了我州近年來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等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績。他說,雖然黔東南經濟社會發展現在相對落后,但是仍然有幾個比較優勢可以充分利用:一是黔東南的生態環境在全省都屬于較好的,整個生態建設的形勢喜人;二是黔東南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旅游資源,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發展勢頭良好;三是貴州省交通建設的發展將首先惠及黔東南,黔東南將成為貴州省聯接珠三角地區的最前沿。黔東南應該將這些比較優勢轉化為資源優勢和經濟優勢,更好地推動黔東南州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杜鷹指出,交通、水利、生態是當前制約貴州經濟發展的三大頸瓶,近年來貴州省在交通、生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比較困難的是水利建設。他說,農業發展水利是命脈,關系到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和城鄉人飲安全等諸多問題,黔東南州委、州政府應該把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等工作當做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杜鷹指出黔東南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應該按照以下四個發展思路開展工作:一是生態立州,和諧發展;二是大力發展旅游業,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四是加強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基地建設。
6月5日,國家聯合調研組一行還到西江千戶苗寨就農業觀光、旅游發展等工作進行實地考察。省委、省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我州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本次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