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千名干部指導150個旅游村寨消防
連日來,貴州省黔東南州分別召開了多次關于農村消防工作緊急會議,政府無論是大會、小會幾乎都要提到農村消防工作。12月14日,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緊急下發明電決定,對全州150個重點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消防安全實行縣(市)、鄉(鎮)、村三級聯防聯保責任制。州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副州長張仕福要求全州各地必須立即派出由政府主導,多部門組成的工作組到重點旅游村寨蹲點指導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為迅速實行縣(市)、鄉(鎮)、村三級聯防聯保責任制,連日來,全州各地紛紛按照州委州政府2007年218文件要求,成立由安監、公安、旅游、水利、消防、各鄉(鎮)鎮長和旅游村寨村支書(或村長)為成員的干部工作組,全州各地近千余人干部蹲點指導全州150個重點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的火災隱患排查。此次全州千余人干部蹲點指導全州150個重點旅游村寨消防安全,其規模空前,是黔東南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專項大行動。其職責和任務是全面掌握全州150個重點旅游村寨消防基礎設施基本情況和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檢查旅游村寨開展農村消防安全工作總體情況,為各旅游村寨開展農村消防檢查、農村消防安全宣傳等提供幫助,解決旅游村寨在開展農村消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使全州150個重點旅游村寨在開展農村消防工作中,更加高效、更加規范、更加有序。
同時,各地蹲點小組,將根據州政府提出的“四改三保,兩加強一提高”的農村消防基本思路,對各旅游村寨的房改、廚改、灶改、水改工程、消防水源、消火栓布局以及高位水池等情況進行詳細調研,為2008年農村消防試點村寨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聯接:黔東南州人文景觀獨特,自然風光綺麗,森林和旅游資源豐富,素以苗家的吊角樓、侗家鼓樓及風雨橋等標志性建筑為特色,有“杉鄉、林海”之美譽,為全國重點林區之一,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林業為主的農業大州。由于地理環境、生活習慣、經濟條件等原因,黔東南州廣大農村大村寨多,連片居住突出,房屋鱗次櫛比,幾十戶、幾百戶甚至上千戶的自然村寨隨處可見,僅50戶以上自然寨就有3453個,其中100戶以上自然寨多達1288個,這些村寨又多以木質結構建筑為主,85%以上為木質結構房屋,耐火等級低,火災荷載大,不但失火頻率高,且發生火災后,蔓延迅速,一燒就是幾十戶、上百戶。歷來是全省乃至全國農村火災“重災區”,農村消防工作難度大,防火任務異常艱巨繁重,可以說,黔東南州是坐在“火堆口”上談防火。
作者: 張正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