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民的好書記龍志波
一心為民的好書記
——專訪雷山縣方祥鄉黨委書記龍志波
◎通訊員 楊華周
2008 年初春,雷山縣方祥鄉人民迎來了現任的鄉黨委書記的龍志波同志。他以“苗家人”特有的質樸和豪邁情懷,以及嚴謹務實、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為廣大農民群眾的脫貧致富嘔心瀝血,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一心為民”的贊歌。
理清思路謀發展
龍志波原先是在共青團黔東南州委任組織部長兼宣傳部長,2008年初受州委組織部的委派到方祥鄉任鄉黨委書記。在3月30日的歡迎儀式上,他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只是謙虛地說:“我在基層沒有多少工作經驗,希望大家多多幫助我、支持我,共同為方祥老百姓辦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通過一次次進村考察,2008年4月底,龍書記自己掏錢創建了“英玉號”冷涼蔬菜栽培試驗基地,帶動了雀鳥村30多戶農戶種植冷涼蔬菜20余畝。平均畝產值達1870元,一年可種植五季,全年畝總產值達9350元。在此基礎上,2008年6月初,他又提出了創建“四大產業示范基地”的想法。經鄉黨政聯合辦公會議研究后決定,投入5萬元初步建成總體規劃為30畝的“黨群共建示范基地”,供全鄉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干部職工下地學習實踐農業技術。除此之外,他還積極幫扶當地群眾發展養殖、茶葉、中藥等等項目,努力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創新工作為民生
為切實改善和保障民生,他創新地提出了“整體解決方案”,于2008年8月創建了方祥鄉“民生一站式服務中心”,將社會事務辦、林改辦、扶貧站、農機站、農推站、畜牧站、水利站、國土所、合醫辦、派出所(辦證業務)等單位或相關人員進入中心合署辦公,形成“一套人馬,一套機制,一個窗口、整體解決”的工作格局,集中解決關乎民計民生的合理訴求和業務辦理,使各部門既可各司其職,又能資源共享,減少了“額外功”,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2009年2月,他又創新地建立了“黨員干部駐村服務站”,先后在離鄉政府較遠的毛坪村、格頭村、提香村等建立了黨員干部駐村服務站,選派一批優秀的員干部,駐村開展村情民意調研、政策法規宣傳、代理代辦承諾、強村富民服務、矛盾糾紛調解、民主制度監督等多項工作。
為整合方祥鄉的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提出了“撤點并校,集中辦學”的理念并付諸行動。之后,又實施了 “民生—關愛成長計劃”,通過多方面聯系,為到雷山二中、三中就讀的方祥籍貧困學生和方祥小學住校生募集到全新棉被305套,新鞋新襪314雙,各項資金共16萬6千余元,落實方祥民族小學住校生冬季口糧14920公斤,搬遷后學生用的毛巾、洗臉盆、牙膏牙刷等日用品,方祥民族小學400多學生全部實行寄宿制管理,深受縣委、縣政府的肯定與好評。
擔任方祥鄉黨委書記兩年來,龍志波書記為方祥貧困群眾尋求到的幫扶資金及物資多達142萬元,但卻沒有挪用過一分,也沒有收受過任何的禮金禮品。在龍志波的以身作則帶動下,方祥鄉黨政領導班子已初步建設成不圖名、不圖利、一心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團結務實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