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旅游城市形象——黎平縣城(圖)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的黎平縣城

如今的黎平新縣城平街一角

黎平縣全景
本港訊 (特約記者 陸書明 攝影報道)“一條馬路三盞燈,一只喇叭響全城。一條小河城邊過,一條平街滿灰塵。”這句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流行的順口溜,真實再現了當時黎平縣城建設的落后情形。就是這樣一座不起眼的小城,經過30年的春風化雨,如今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南泉山腳下,一座天藍、地綠、街凈、路暢、燈明、樓美、商興的現代化新城已經展現在人們面前,連土生土長的“老黎平人”也很難找到舊城的痕跡。
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黎平縣城面積僅有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約1.9萬人左右,大部分建筑和基礎設施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在縣城總體規劃的指導下,經過30年開發建設,縣城不斷擴展。截至2008年底,在縣城總規修編的基礎上,完成詳細規劃8平方公里,詳細覆蓋率由10%提高到80%。全縣城市化水平達到17.2%,城區面積擴展到7.5平方公里,人口達到6.5萬人。2009年縣城總規按照20萬人口、20平方公里進行修編,一座專業化國際旅游城市形象逐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