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市紅酸湯項目建設取得成效
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凱里市紅酸湯項目全稱是凱里紅酸湯生產標準化及原料基地建設產業化項目,該項目是凱里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向國家科技部申請獲得批準立項實施的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項目。該項目自2008年5月實施以來,共投入160萬余元(其中:國家科技部、財政部撥款120萬余元,地方匹配資金40萬元),并由政府、企業、鄉鎮共同進行實施。目前,項目實施順利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一是基本實現了凱里紅酸湯產品的標準化生產。2009至2010年企業共完成紅酸湯生產7230噸,實現銷售收入3710萬元,利潤536萬元,稅收640萬元。
二是完成了原料基地建設。在龍場、三棵樹、舟溪、旁海等鄉鎮建設5個原料基地,2009—2010年度累計建設完成3.84萬畝,其中:辣椒2.15萬畝,番茄0.96萬畝,生姜0.73萬畝。
三是實現了紅酸湯原料品種的提純復壯。2009—2010年度累計完成紅酸湯原料品種提純復壯70.2畝,其中2010年建設生姜提純復壯基地30畝。
四是實現了凱里紅酸湯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兩年來建設鄉鎮科技信息服務點7個,企業科技信息服務點1個,共舉辦培訓260期,培訓農民21420人次、鄉土人才2150人次,發放技術宣傳資料23120份,咨詢服務23460人次,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
凱里紅酸湯是凱里地區具有千年歷史的苗族傳統食品,于2009年被中國食品協會認定為貴州特色,被評為中國三大特色火鍋底料之一。“凱里紅酸湯生產標準化及原料基地建設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對凱里市經濟發展,實現科技富民興凱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