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礦物質表明火星曾有水 暗示有過生命存在
![]() |
| 火星年輕礦物質表明火星曾經有水,暗示先前有生命存在 |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地質學》雜志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稱,火星上的小洼地發現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相比于火星上那些古老的巖石,這些礦物質顯得更年輕。這表明在火星相對較近的歷史時期曾經有水,有生命存在。
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Planetary Science Institute)的資深科學家、該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凱瑟琳•韋茨(Catherine Weitz)說:“我們在火星夜迷宮(Noctis Labyrinthus )區域發現了多種礦物質,它們好像由水沖刷形成。我們發現了一種被稱為鐵鎂蒙脫石的粘土,它們比夜迷宮上那些古老的巖石年輕得多,這表明相對火星其它地方,這些洼地曾經存在不同的水環境。” 據說,像迷宮一樣的夜迷宮地形是由火星外殼拉伸和碎裂形成的。
韋茨和她的同事在30至40公里的洼地里對300米高的垂直分層巖石進行了細致的研究,這里被稱為波谷(troughs),位于火星大裂谷――水手谷(Valles Marineris)的西端附近。他們利用火星偵察軌道器(MRO)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HiRISE)照相機拍攝高清晰度的圖像,利用火星緊湊型勘測成像光譜儀(CRISM)采集光譜數據,再與數字地形模型(DTM)相結合,以確定波谷的高度和查看礦物之間的幾何關系。該科研小組發現水化礦物質隨時間推移化學性質隨之改變?茖W家推測,每個波谷可能都經歷了多次地質變化,當水流入低洼地區,漸漸沉積了豐富的礦物質。由于每個波谷繼續擴大,隨著時間的推移,老的礦物質被填埋或分離,然后又有新的礦物質沉積下來。塔爾西斯火山(Tharsis volcanoes )西部可能有地下水,后來通過地面流入低谷。火山噴發產生的大量火山灰和氣體、熱液活動和冰雪融化等因素使波谷又產生了一些新的礦物質。據觀察到的礦物質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水的pH值發生了變化,在一個波谷中水從酸性到中性,在另一個波谷中從中性到酸性。
火星上的其它地方也發現了鐵鎂蒙脫石,但幾乎完全與挪亞時代(Noachian-age )(大約36億年前)的古老巖石結合在一起。在挪亞時期,鐵鎂蒙脫石沉積之后,火星上的氣候發生了改變,在酸性條件下有利于形成更多的礦物質,如硫酸鹽。隨著時間的推移礦物質發生化學和物理變化,從硫酸鹽到鐵鎂蒙脫石。據悉,蒙脫石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粘土礦物,由顆粒極細的含水鋁硅酸鹽構成,一般為塊狀或土狀。它們含有二氧化硅、鋁,鐵、鎂。加水膨脹為其特征,當溫度達到100~200℃時,蒙脫石中的水分子會逐漸跑掉。失水后的蒙脫石還可以重新吸收水分子,當它們吸收水分后還可以膨脹并超過原體積的幾倍。
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行星光譜學家賈尼斯•比紹普(Janice Bishop)說:“這些粘土形成于20億至30億年前,表明這兩個波谷是火星上獨一無二的,成為火星上更適合生物居住的的地區,而當時火星表面大部分地方都很干燥! 韋茨說:“這些波谷將是火星探測器勘探的奇妙之所,但遺憾的是,這里地形崎嶇,使得探測器的降落和駕駛都不安全!
據悉,行星科學研究所是一個非盈利性機構,致力于探索太陽系?偛吭O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始建于1972年。這里的科學家參與了眾多的國際航天任務,研究火星、月球、小行星、彗星、星際塵埃、太陽系的起源、太陽系外行星的形成、動力學、生命的起源和其它領域的研究。他們在北美、澳洲和非洲進行實地考察。他們還積極參與科學教育和公眾宣傳,通過學校課程、兒童讀物、科普讀物和藝術宣傳科學知識。行星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來自美國的17個州和英國、法國、瑞士、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