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0萬天文愛好者將共同尋找外星人
龍虎網訊 昨天,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在中央路小學進行的省市科普周系列講座上透露,世界上搜尋地外文明的最靈敏望遠鏡“格林班克”本月14日已在美啟用,未來一年,全球100萬天文愛好者將共同尋找外星人。人類距揭開外星人謎團又近了一步。
王思潮在國內天文學界是堅信外星人存在的代表,并為此研究40年。他介紹,人類搜尋外星人,是從捕捉信號開始的。首個尋找地外文明的奧茲瑪計劃(Ozma Project),由美國從1960年開始。這一計劃通過無線電波搜尋鄰近太陽系的生物標志信號,但當時只有一個頻道,搜尋效率比較低。此后,各國天文學家啟動了更為先進的搜索計劃。
“雖然人類搜尋外星信號的手段越來越先進,但51年來,一直未能發現外星人的蹤跡。”王思潮說,目前天文學界已基本公認,太陽系里沒有土生土長的外星人。今后的搜尋,將在更加渺茫的銀河系中進行。2004年,美國建造了用以搜索地外文明的艾倫射電望遠鏡陣(ATA),目前已建成42座,今后還將擴大至350座,將對100萬恒星系統搜索地外文明訊號,是以往所有計劃目標的近千倍之多。
在搜尋外星人信號的同時,人類也試圖發送信號,主動向“外星人”致意。1972年,美國發射“先驅者10號”飛船,攜帶了標志地球與人類的鍍金鋁板,飛往距離地球65光年的畢宿五恒星,這次航程將長達170萬年。1974年,美國又使用世界上最大口徑的阿雷西波射電望遠鏡,向武仙座球狀星團內的30萬顆恒星,發射了強大的無線電訊號,傳達人類的訊息,然而,無線電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為15公里/秒,這些訊號到達武仙座要到2.5萬年后。
等待外星人“回信”的過程太漫長,是否能通過觀測外星人的“家園”來發現它們的蹤跡?王思潮介紹,2009年3月,美國宇航局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架尋覓地外行星的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最近,“開普勒”天文望遠鏡已從發現的1235顆類地行星中,精選出86顆地球的姐妹行星。“這些行星的大氣溫度在0—100攝氏度之間,適合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王思潮透露,本月14日,世界上最先進、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格林班克”已加入到搜尋地外文明的任務中。這臺100米口徑的強大望遠鏡架設在美國西弗吉尼亞州郊外的一處空曠地帶,大約有43層樓高、重7700噸,碟形天線的表面長110米、寬100米,比一個足球場還大;每秒鐘可獲取1個G的數據量,計劃在一年內對“開普勒”發現的86顆地球姐妹行星進行監聽,尋找這些星球上外星人生活的“蛛絲馬跡”。同時,全球將有100萬名天文愛好者共同參與這一計劃,在家中電腦上協助“格林班克”處理收集到的海量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