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在四川投入使用
中新網西昌12月12日電 (記者 楊杰)12日上午,中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在四川雅礱江錦屏水電站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中國已具備開展物理學重大基礎前沿科學研究的自主地下實驗平臺。該實驗室的投入使用,對于推動中國重大基礎前沿課題的自主研究和應用研究意義重大。
地下實驗室尤其是極深地下實驗室,是開展粒子物理與核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及宇宙學等領域的暗物質探測研究、中微子物理實驗研究等一些重大基礎性前沿課題的重要研究場所,是巖體力學、地球結構演化、生態學等學科開展相關實驗研究的重要環境,也是低放射性材料、環境核輻射污染檢測的良好環境。地下實驗室為國家提供綜合性的重大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平臺,是一個國家關鍵性的重大基礎科學研究設施,建設和發展極深地下實驗室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清華大學副校長康克軍介紹說,目前,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國家都建有很好的地下實驗室。由于此前中國一直沒有很好的地下實驗室,特別是極深地下實驗室,以致許多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無法開展或只能與國外有條件的實驗室聯合開展。“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系利用二灘公司為建設水電站而修建的錦屏山隧道建成,這條隧道除了有約2500米的巖石覆蓋層外,洞內巖體天然放射性極低,非常適合開展暗物質探測等基礎科學領域的探測試驗。2009年5月,清華大學與二灘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利用錦屏山隧道垂直巖石覆蓋厚度國際最大,能將宇宙線通量降到地面水平的千萬分之一至億分之一,為相關實驗提供“干凈”實驗環境的優勢,建設中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
二灘公司總經理陳云華表示,建設“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是二灘公司積極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以“產學研”合作方式助推國家基礎科學研究的一項重大舉措。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認為,這項合作不僅對清華大學的學科發展、科研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開創了大型國有企業支持并與高校共同開展國家基礎科學研究的典范,必將對中國暗物質探測前沿領域研究水平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沈文慶院士、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二灘公司總經理陳云華共同為“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