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生病不能教學 31名學生托付給"大孩子"

(擺喬小學辦學點)
本港訊(實習記者 廖強) 在電影《一個也不能少》中,校長因為有事,委托魏敏芝到學校代課。在榕江縣興華鄉擺喬小學,也有這樣的故事。該小學唯一的教師劉輝患重病無法上課,但他放心不下孩子們,就把他們托付給了當地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大孩子”。
擺喬小學是興華中心學校的一個教學點,現有兩個班,31名學生。學校的校舍是木頭屋子,極其簡陋。
2006年,劉輝被委派到這里任教,三年來,他是這里唯一的教師。盡管條件艱苦,但劉老師卻是任勞任怨,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送出大山去。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今年6月,劉輝感到身體疼痛,經查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為此,他多次到榕江縣醫院治療,但只能控制病情,不能根治。今年 9月8日,他的病情急劇惡化,動彈不得,當地村民緊急自制擔架,把他抬出了大山。到了這步田地,他不得不離開課堂。
治病期間,劉輝牽掛孩子們,為了不耽誤他們的學業,他向興華中心學校推薦了冷明克。
冷明克是擺喬村的秀才,約20歲,2005年初中畢業后,由于家境貧寒,只念了一個學期的高中就輟學了。劉輝的想法是讓冷明克當代課教師代替自己管教孩子們。
興華中心小學同意了劉輝的請求,這樣,冷明克就走進了擺喬小學。劉輝在電話中這樣委托他:“盡你所能教育孩子們,要注意他們的安全,千萬不要讓他們到處亂跑荒廢學業……”
冷明克文化不高,又不懂教學,感到壓力很大,但是他責任心強,維護了擺喬小學正常的教學秩序。他任教快一個月了,學校里沒有出現過任何事故,也沒有學生失學,教學活動也按部就班的進行。“我會努力去工作,給劉老師和鄉親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冷明克說。
興華鄉分管教育的石副鄉長告訴記者,因為興華鄉村民居住分散,大多數鄉村都只有一個老師負責,教學點幾乎都是木樓,很小的學生都要走很遠的山路去上學,鄉政府一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變、資金、師資力量匱乏等多種原因,目前狀況很難有較大的改變。不過,通往擺喬的公路已經動工,該村明年初就有公路可走了,這將會給擺喬村的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經濟上來了,相信教學資源也會越來越豐富,教學環境也能的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