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精心打造"四大旅游名片" 加快發展旅游產業
“十二五”期間,劍河縣將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民族文化和生態旅游資源優勢,圍繞“接待百萬游客,爭創旅游大縣”的戰略目標,著力打造好“一條清江、一座新城、一流溫泉、一片森林”四大旅游名片,加快發展旅游產業。
大力開發一條清江。以清水江為軸心,加快縣城東筑壩回水工程,做好展架至五河一帶水上綜合開發,開發五河一帶鄉村旅游體驗項目和清水江沙灘洗浴場項目;啟動仰阿莎湖景區規劃建設,加快庫周民族旅游村寨景點項目開發,規劃建設庫區水上交通航標和碼頭,著力打造集山水觀光游、民族原生態體驗游、休閑度假游兼水上競技為一體的“黔東水鄉”綜合旅游區。
著力培育一座新城。圍繞“極具苗侗特色的森林溫泉湖濱旅游城市”定位,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仰阿莎商業中心(四星級賓館)、民族風情街、民族體育館、清水江大橋、清水江橡膠攔河壩等市政工程。繼續抓好縣城及周邊綠化、美化、靚化工程,大力開展“滿意在劍河”、“整臟治亂”和創建“省級文明衛生縣城”等活動,立足于新縣城的移民搬遷文化、苗侗歌舞文化、苗侗建筑文化、苗侗飲食文化和縣城夜景文化,唱響“苗疆浴城、不夜劍河”城市品牌,積極創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
傾力打造一流溫泉。整合溫泉中心區與民族村寨的各類資源,形成綜合立體開發格局,開工建設和完善景區內洗浴接待設施、停車場、民族文化廣場、民族商業(食品)一條街、民居旅館等基礎設施,實施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建設,充分發揮景區中心組團和入口組團功能,著力把劍河溫泉打造成集康體療養、休閑度假、商務會議、民族風情體驗為一體的“國際標準的洗浴中心。”
全力盤活一片森林。圍繞建設“生態天堂、森林氧吧”的規劃定位,堅持以開放促開發,加強與臺江縣合作,整合跨行政區域的漂流資源,統一規劃、聯合開發巫密河生態漂流;啟動建設八萬山游客中心(避暑山莊),使之與臺江金紅陽連線成鏈;加快百里原始闊葉林生態體驗型旅游產品開發;著力打造久連、久儀、反召、久吉等沿線苗族風情旅游村寨,著力把百里原始闊葉林帶建成國內一流的生態觀光和休閑避暑旅游勝地。
同時,進一步加大民族民間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承、保護和開發,做大做強民族飲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飾文化、建筑文化產業,打造一批品位獨特、地域獨有的民族文化品牌,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00萬人次以上,年旅游總收入達4億元以上。(夏永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