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觀么冬桃成為游客“香餑餑”(圖)


本港訊 (楊清雷 特約記者 石慶偉 攝影報道)金秋時節,正逢十一黃金周,來自省內外的游客紛紛進入劍河縣觀么鄉冬桃基地搶購冬桃,你幾箱我幾箱,觀么冬桃成為游客們的“香餑餑”。
近年來,劍河縣觀么鄉利用山地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的特點,動員群眾發展冬桃特色林果經濟。目前,全鄉冬桃種植面積已達1500多畝,掛果170余畝,形成產量70多畝,畝產量1.3萬公斤,實現產值46萬元。為了帶動更多的農戶發展冬桃種植,還成立了冬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申請注冊了“觀么冬桃”商標,做大做強品牌。
據悉,該鄉冬桃是由北方引進,與當地山桃嫁接,培育成適應南方土壤氣候的優質果品,與當地山桃打了個時間差,在中秋國慶左右成熟,其果大(平均單果重250克,最大可達1050克)、口感好、外型美觀,深得人們喜愛,產品供不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