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占比下降私企占比上升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說,普查數據從總體上不支持存在“國進民退”現象。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與第一次經濟普查的數據相比,至少在企業單位數量上、企業資本的結構上,國有企業的比重是下降的,非國有企業的比重或者說私營企業的比重是上升的,這意味著在這4年中,民營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
根據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2008年末,全國共有企業法人單位495.9萬個,與2004年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相比,增加170.9萬個,增長52.6%。其中,國有企業14.3萬個,減少3.6萬個,下降20%;私營企業359.6萬個,增加161.4萬個,增長81.4%。在企業資產中,國有企業占23%,比2004年下降8.1個百分點;股份有限公司占28.7%,比2004年增加7.7個百分點;私營企業占12.3%,比2004年增加3.3個百分點。
馬建堂并不否定目前確實存在一些媒體上或者社會上所稱的“國進民退”的現象和案例,他認為對于“國進民退”的討論是有積極意義的,它警醒我們要進一步推進中國壟斷行業的改革,要進一步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的調整和重組,要進一步推動民營企業、非公有企業的改革發展。
本報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朱劍紅)據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介紹,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根據實際需要擴大了能源和水資源消耗的調查范圍,并從規模以上工業擴大到全部第二、三產業單位,增加了高耗能行業通用設備情況的調查。
根據普查結果,2008年,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26.5億噸標準煤,其中原煤產量28億噸(實物量),天然原油19505萬噸,天然氣803億立方米。此外,根據經濟普查能源消費調查結果,2008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調整為29.1億噸標準煤,比已公布的初步數據增加2.12%。同時按照通行做法對2005—2007年能源消費總量數據也做了相應修訂。根據修訂后的能源消費數據和GDP數據,2008年全國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2%,比2005年下降1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