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童一學期咬傷3名同學 可能系模仿母親
一個學期下來,妞妞(化名)已咬傷3個小朋友了。如今,幼兒園已經發出最后通牒,勸家長為這個愛咬人的孩子轉學。
4歲的妞妞長相可人,上下樓逢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甜甜地叫一聲。她還會察言觀色,遇到老人,她喊爺爺奶奶,見年輕男女,就叫叔叔阿姨。鄰居們一提起她,都會會心一笑:“這小姑娘機靈。”
不過,這個可愛的女孩,在幼兒園里卻令老師“很頭疼”。原來,妞妞脾氣很暴躁。上小班時,班主任就發現,她一不開心,就會把桌上玩具扔一地。這個學期以來,她更是讓老師操碎了心。
“跟小朋友發生一點不愉快,她就張嘴要咬人。”老師反映說,上個星期的一天,妞妞和一個小朋友搶一塊橡皮泥,失利之后,一把抓住小朋友的膀子,一口咬了下去,把小朋友的膀子都咬出了一排牙印。小朋友的家長十分心疼,就此事正與校方交涉。這已經不是妞妞第一次咬小朋友了。老師統計了一下,這個學期以來,已經有3個小朋友被她“整”過。還有幾次,因為老師發現及時,小朋友成功脫險。
“這個小朋友攻擊性太強,學校承擔了很大壓力。”園長說,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任何一個父母都心疼孩子,誰都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受欺負。出于種種考慮,園長不得不與妞妞的父母做了讓孩子轉園的溝通。
好端端的孩子,咋會有這樣的“惡習”?妞妞的父母在家做了自我檢討。原來,妞妞的爸爸愛打麻將,喜歡夜生活,經常很晚才回家。妞妞的媽媽脾氣很火爆,勸不動就跟他吵架,動手也成了家常便飯。而她最擅長的一招就是——在吵架時張嘴咬丈夫。
“上梁不正下梁歪啊。”在心平氣和時,妞妞的媽媽也做了自我反省。心理專家曉然介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爸爸媽媽吵架了、不開心了……都會使孩子難過、焦慮。此外,媽媽喜歡咬爸爸,孩子長期耳濡目染,在遇到同樣問題時,就會效仿媽媽。因此,明智的父母不當著孩子吵架,夫妻間的矛盾盡量心平氣和地溝通。
(鐘曉敏)





